本篇文章1291字,读完约3分钟
赫成教授,满族,1943年6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 196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科,198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我国“冶金反应工学”行业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现在是东北大学的校长,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成员。
研究生扩招要循序渐进。
新京报:你对现在高中存在的“扩大招风”有什么看法?
冀成(以下简称赫):扩招分为两类,我认为分为本科生扩招和研究生扩招。 本科生首先通过课程获得知识。 研究生需要“研究”,要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足够的科研经费、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实验设备。
当前我国大学科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研究生质量可能会下降。
因此,研究生扩招应根据各大学的现实情况,采取渐进的方法,逐步扩大,使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数保持合理比例。
新京报:大幅度扩招对研究生就业情况有什么影响?
丙:离开大学实际上大幅度招收研究生的话,一方面不能带来低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导致人才的浪费。 我们国家以前就认为高学历就应该享受高待遇,但研究生人数多的情况下,待遇也有可能下降,一个研究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另外,也有少量的使用者不需要研究生和博士学位这样学历的人的情况,会导致人才的浪费。
新京报:研究生数量和研究型大学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丙:过去50多年来,我国大学一直是教育型大学,改革开放后,重视大学的科研功能。 研究型大学需要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拥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是基本条件之一,但研究生的数量决不是衡量该大学是否是研究型大学或优秀的研究型大学的标准。
学校并不是越大越好。
新京报:现在大学一直在追求“大”、“综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丙:学校并不是越大越好。 许多国际有名的大学规模不大。 我认为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综合大学,重要的是有相当多的特色学科。 在一所大学里,所有学科都不可能是有特色的学科。 这要求强调自己的特征,具有特色。 当然,不可否认综合大学具有创建一流大学的特点。
新京报:研究型大学是如何平衡研究与教育的矛盾的?
丙:从课程复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适合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体系。 把以前流传下来的知识传达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比如理工科的学生要让他研究,不是设计。 设计是凝固知识的重复,为了设计一个设备,查阅设计手册,那是几年固定的? 教师要诱惑教育,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挑战和创造什么。
新京报:我参加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你认为中国大学校长和外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责任有什么不同?
丙:有区别。 我们中国的校长管理得太多了,简单来说就是“吃、喝、睡都要管理”。
从前,学校是个小社会,除了火葬场以外什么都没有。 我们中国校长每天头疼的事,可能是外国校长永远不会遇到的,比如后勤问题。 此外,现在的大学改革面临很多人事问题。
(采录:本报记者林玉洁摄影:本报记者李冬)
点击越来越多精彩的文案:新浪留学,海外新浪招募
欢迎来到外国论坛:留学考试奇闻狂贴外国心语郊游的热点留学
欢迎来到职场论坛:在职场同事之间辞职,跳槽到大学生就业报酬角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要闻】东北大学校长:“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综合性大学”
地址:http://www.jycdb.com/jyjy/1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