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6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的太空飞行自1956年开始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他从未忘记作家的责任和使命,用笔记录了中国航天的一件大事,用“航天七大系列”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一年即将来临,北京的天空出奇地蓝。明亮的阳光照耀在干净的街道和小巷上,但冷风无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吹来。记者紧紧地裹在大衣里,冻得发抖。然而,作为一个即将踏入中国文学最高殿堂——中国作家协会大门的草根作家,他的心里仍然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将北京20年一遇的寒意挡在了外面。
记者此行的目的是参加一个关于从北京这个城市写作的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恰好是建阳著名作家、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在来北京之前,我已经联系了李进行面试,并决定在研讨会之前进行面试。1月24日上午,李在中国作家协会会议室接见家乡记者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种热情让北京充满了温度。愉快的采访是在亲切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
A.“太空三部曲”为60年的太空史写了一部文学“通史”
《太空七号》是一部太空史诗,它全面描述了伟大的时代和事件,也具体描述了科学家的个人命运;对历史真相有客观的揭示,对现实问题也有深刻的反思;它是空间精神的真实写照,是民族精神的最佳诠释...1月8日,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太空七号”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祁发仁、著名文学评论家严刚等专家对“太空七号”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的航天工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创造一个空文明和找到一个新家的伟大壮举。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应该被展示和记录。”李的言行与他的航天报告文学是一致的。他永远不会忘记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跟踪、采访和写作中国航天工业,用笔记录了中国航天工业的一件大事,书写了中国航天工业史上的里程碑。
“航天七大系列”包括“飞往台湾空港口”、“澳大利亚之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36000”、“中国长征——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市场的风险与痛苦”、“时代之梦——中国人首次离开地球的故事”和“发射将军”等。总计250万字,不仅来自政治,也来自
从发射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到向天空发射第一颗外国商业卫星,第一次挤进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李对中国航天事业进行了20年的独立跟踪采访和思考。他把中国文学从书写人类陆地文明史转变为书写人类文明史,为中国文学创造了新的文学景观,开辟了新的文学景观
一本关于民族进步的精神史诗也是中国人必须阅读的太空文学通史。空间三部曲不仅完成了李的自我责任,而且为中国空间史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所言:“李·的《空间七系》以其连续、大规模、高水平的空间书写,奠定了他作为文坛首席空间报告文学作家的地位。这无疑是一部伟大的国家史、一部壮丽的诗歌史、一部中国航空航天的通史。”
B.从一个梦想开始,努力写20年的中国空间文学
有一天,他给了我他的小戏《去夜校》。我很快仔细阅读了剧本,觉得框架很好,所以我和他讨论了一下,希望他能进一步改进他的技巧。”在李·老师的《从梦开始——忆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一文中,不难看出李·在学生时代就对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才华。
17岁时,李离开家乡简阳,参军当兵。这次入伍不仅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航天报告文学的一个幸运开端。
参军后,李·来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在那里度过了他15年的全盛时期。“我站在那里,放下哨子,修好了道路,撞上了洞穴,努力工作来建造发射场。”李说,这种特殊的经历给他注入了难得的精神资源,给他带来了不同的人生体验。
1984年4月8日晚,李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当兵的第10年,他将亲眼见证中国太空史上的重要一步。当晚,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将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李不禁感到兴奋,早早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等着。过了很久,我看到长征三号携带着卫星,奔向泰空。这一壮烈的场面使李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心里喊道:“有一天,我会为此写一本书!”也许,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使他与报告文学和中国空间主题分不开。
“我把我获得的生活材料内化为一种巨大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力量,然后把这种力量外化为我作品中惊天动地的人物和事物。”李具备这样的品质,并坚持这样的坚持。自第一部报告文学《用自己的生命写程序的人》由四川省科技厅隆重推出以来,它就失去了控制,创造了一系列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和“宇航员”小说,不自觉地拉开了“航天文学”的帷幕。
李·曾经写过这样一句悲剧:“一个宇航员的每一个脚印都要比一个总统在去台的路上留下的脚印大得多!”正是李对航天员的景仰和敬畏以及太空精神,承载着如此强烈的真挚情感。难怪李不止一次地重申:“‘航空航天文学’不是为我写的,而是为我写的。”正是这种感觉让他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勤奋和执着。当然,由于这个原因,写下壮丽的中国航天历史的报告文学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并且层出不穷。因此,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高度的赞誉,甚至被视为继著名作家徐迟之后的又一位中国科技写作的杰出人物。
C.铁肩承载着道德和正义,更明显的是铁肩人关心他的家乡
2014年6月,记者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有幸去北京与李见过一次面。在这次短暂的会见中,李对的热情和热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是这样的:记者因其文学作品《永不关闭的窗户》在人民文学和作家网络组织的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邀请到北京领奖。颁奖典礼上,记者发表了长达35分钟的获奖感言,也许是无意中提到了他的家乡简阳,而坐在台下的李则热情地看着记者。记者下台后,李拦住记者,认真询问家乡情况,鼓励记者保持一颗正常的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似乎对一个文学青年是一种鼓励,但背后却是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作为一名军人,李以一颗健康的心和一颗温柔的心,充满了对家乡建阳乃至四川的热爱。这种情感在汶川地震中更加强烈。
“四川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作家,如果我的家乡有麻烦,远离袖手旁观。全挂了!此外,面对灾难,作家不应该缺席;面对死亡,文学不应该沉默!在良心的驱使下,我和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小组一起去了灾区。采访小组结束后,我两次独自闯入灾区……”面对灾难,作为战士的李敢于承担道德责任,作为作家的敢于奋笔疾书;在故乡的土地上,作为儿女的李敢于毫无保留地吐露心声。
李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带着120多个小时的录音、30多万字的笔记和5000多张照片走出灾区,然后撰写并发表了报告文学《震中在人民心中》。本书从人们心灵的角度,深刻而深刻地揭示了汶川地震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沉重打击,真诚而真实地探索了地震现场和精神废墟上人性的美、善、勇、爱和复杂性。一经出版,就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和徐迟优秀报道文学奖。
李对故乡土地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在北京采访结束时,记者特别问他:“你如何看待与家乡的关系?你想对你的家乡说什么?”说到家乡,李面对家乡总是充满了别样的一面——柔情似水。他说,他从家乡建阳开始,希望建阳能够抓住当前的重大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希望简阳能够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学人才。
《资阳日报》记者范宇
【李简介】:李,四川简阳人,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主要纪实作家。他被称为“中国空间文学第一人”和“继徐迟之后的第二位杰出的科技写作人”。
他著有26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如《震中在人民心中》、《中国863》、《全球寻找北京人》和《航空航天七大系列》;此外,还有许多小说、电视剧、电视和电影纪录片。他的作品曾获得三次鲁迅文学奖、三次国家“五·一”工程奖、三次国家优秀报告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首届中国文学文选奖、中国三十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长篇广播金奖、上海市重大文艺项目优秀图书奖、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军文学作品特别奖。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简阳作家写了60年来唯一的航天文学“通史”
地址:http://www.jycdb.com/jyjy/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