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47字,读完约9分钟

盘锦清华吉荣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教育培训

对张尚斌来说,“三农”是一种难忘而又挥之不去的乡愁。

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难忘的爱

说到“农业、农村、农民”,绵延不绝的稻田、无边无际的麦浪、美丽芬芳的油菜花、令人垂涎三尺的草莓、夕阳下农民的炊烟、拖拉机的轰鸣、农民无处不在的辛勤劳动,“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角始终萦绕在张尚斌的脑海中...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张尚斌的灵感来自他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感受。他努力工作,加倍努力,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三农”的感情就像一把重锤,一直敲打着张尚斌的心。

张尚斌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后代。他还记得他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带全班同学去学校附近的农田里工作。这个劳动阶级深深震撼了张尚斌幼小的心灵。背对天空,面对黄土,努力工作的农民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一幕!"张尚斌亲切地说道。

中学时,张尚斌决定去农村,贡献他的激情去改变农村的贫困。后来,当他高中没毕业时,国家恢复了高考。1980年,张尚斌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

勤奋的企业家精神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1984年大学毕业后,张尚斌被分配到内蒙古一家大型国有纺织厂工作,并在人生的头十年开始创业。他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年轻工人做起,担任副厂长。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张尚斌有两个办法,要么安安心心待几年,当个厂长,要么像许多躁动不安的年轻人一样经商。他选择了后者。

1993年,张尚斌选择出海经商,开始了他第二个十年的创业生涯。他拿着包去了福建,那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许多年轻人已经得到了第一桶金。当他在那里见到他的朋友时,他的日常消耗非常高,他被连续十天的接触震惊了。在内蒙古,他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副厂长,每月200元的收入也不低。然而,考虑到他们的消费将在一天内花费他四五年的工资,十天足够他工作半辈子。这个草原人一生中第一次受到金钱的刺激,同时也坚定了他选择经商的决心。然而,涉足商界并不那么简单。凭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国有企业工作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我无法满足独自打入商界的需要。所以他选择了工作和学习艺术,这不仅可以解决他眼前的生活问题,还可以向台港澳商人学习商业知识和经验。

张尚斌的“三农”情

这十年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十年,也是艰辛的十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它从死亡中爬出来。”。一个继续生活的人总是会找到出路的。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他从一个工薪阶层逐渐发展到拥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做得很好。在过去的十年里,张尚斌完成了他个人的原始积累。2003年,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当时,水质问题还没有被人们重视,如何让人们喝健康优质的水成了张尚斌的心头之患。

张尚斌的“三农”情

这时,他开始了他在业务转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军水务行业!不久,他就有了一份关于中国水污染严重情况的调查报告和一份关于水工业的可行性报告;不久,第一代健康安全的家用饮水机开始销售。饮水机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发现了许多问题。张尚斌思考着是否要开发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无电、无需改变运动、有助于人们健康的水处理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想到这个问题,张尚斌走进天津科技大学,向专家们寻求帮助。他依托天津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量子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以广西巴马潘阳河水为标准,采用世界先进的量子技术,经过淘汰1-4代产品后,第五代产品重新上市,产品均被称为“量子激励转换器”。经有关部门检测,各项指标优良,锌提取率高,小分子基团呈弱碱性,余氯去除率达90%,到2007年,张尚斌完成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张尚斌的“三农”情

迷恋不会改变“三农”的感受

2008年,第五代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高度赞扬。张尚斌认为高科技含锌技术对人体非常有益。如果这项技术用于农副产品和水产养殖,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考虑到这个问题,张尚斌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把含锌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牛和羊的饲养中。他找到了一个大型养猪场进行合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把用高科技饲养的含锌猪肉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锌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没有问题。接下来,含锌鸡蛋、含锌鸭蛋和各种含锌水果蔬菜相继上市。在取得这些成功的科研成果后,张尚斌对现状并不满意,能否将盘锦当地的特产大米和米蟹改良成含锌食品成了他的另一个话题。

张尚斌的“三农”情

盘锦水稻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1907年盘锦开始种植水稻,此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8年,张学良创办了应天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东北水稻机械化生产。1948年,政府开始大规模的开垦、灌溉网络和土壤改良,特别是国有农场的农田开发和建设,为盘锦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盘锦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万亩,年产大米7.5亿公斤,其中出口大米1亿多公斤。

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4年,注册“盘锦大米注册认证商标”;

张尚斌利用高科技含锌技术,直接与当地农民合作。经过反复试验,含锌大米已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从而将盘锦大米改良成含锌大米!从那时起,含锌的大米和含锌的稻田蟹被送到人们的餐桌上。截至2012年底,张尚斌已完成中国科学院综合检测中心对水果、蔬菜、鸡蛋、鱼、肉等40多种农副产品的检测,结果均含有锌。

张尚斌的“三农”情

有这么多含锌产品通过国家认证,盘锦清华吉荣实业有限公司这个原企业很难全面推广。董事会决定以“锌”这个词为主题。2013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正式成立以张尚斌为主席的盘锦锌第一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成就,时机已经成熟,进入规模化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和生命农业的基础已经奠定。

2014年冬天,东北被雪覆盖。在这样一个深夜,在刺骨的寒风中,雪花打在一个拄着拐杖的人身上,那就是刚刚下火车的张尚斌。

对一些人来说,这个季节是猫的冬季。为了村民的利益和未来大农业的希望,张尚斌北上省城,南下北京、天津、廊坊等地进行协调配合,展示报告,提交考察材料,参加相关农产品交易会,争取将国内外合作项目对接落户盘锦。

经过几天的奔波和劳累,张尚斌的腿病又复发了,腿疼脚肿,张尚斌只能拄着拐杖,牙关紧咬。回家后,当他的妻子费力地脱下他的鞋子时,当她看到自己肿胀的双脚浸在冰冷的雪水中时,忍不住哭了:“哦,你为什么要受苦!”他的妻子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自豪地绘制蓝图

马克斯一定有伯乐。巧合的是,2014年,《经济信息日报》在全国范围内搜索典型的企业向农业转型,很幸运清华吉荣实业有限公司入选。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及对企业的真正了解,《经济信息日报》于2014年底正式与盘锦清华吉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合同,这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通过2015年《经济信息日报》对企业的系列宣传,盘锦锌第一代农民企业合作社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家有关部门、许多省市的农业主管部门和几家主要新闻媒体打电话询问互联网托管农业的最新想法。2013年,盘锦锌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生产成员成功经营了800亩稻田!2014年,水田增加到2000亩,2015年增加到18000亩。

张尚斌的“三农”情

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张尚斌决定为自己买单。2015年6月,他提议成立“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工作组,正式实施“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项目。他决定针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家庭健康管理、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土地增值等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几年的托管农业试验,企业实现了“联合生产、网络广播、联合营销、联合建设、共享共赢”的目标。2015年12月9日,“2015中国互联网托管农业发展高层研讨会——盘锦锌代农民专业合作互联网托管农业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许多专家表示,互联网托管农业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实践,能够有效解决土地大规模经营的风险、工商资本难以进入农村等多重现实问题,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与会的农业部门及相关部门专家高度重视并肯定了互联网+农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对盘锦锌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农业的模式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

张尚斌的“三农”情

借助此次会议的东风,盘锦锌业第一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线上线下工作站全面启动,向市场发起冲击。盘锦锌第一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合作社和农民的企业联合体,从事联合生产、网络广播、联合营销和产品跟踪的现代农业产销,实行现代托管农业的管理模式,完全符合“一号文件”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精神,其未来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张尚斌的“三农”情

此时,张尚斌正满怀信心地规划着更加宏伟的蓝图。他的心比天高,比海宽!他和他的“锌代”成员将利用“锌代”活性氧水技术灌溉盘锦的百万亩良田和祖国的辽阔土地。让“锌代”大米、“锌代”稻田蟹、“锌代”禽蛋等系列产品传遍中国,走进千家万户。张尚斌“做大农业,做绿色农业,共忧报国,造福人民”的长远思路,必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增添光彩!

张尚斌的“三农”情

策划:张张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张尚斌的“三农”情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