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0字,读完约6分钟

●有专家认为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方面城市应该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许多农民工的孩子对城市的认可感和与城市孩子们的交流不足


8月3日,12岁的王淼一个人在自家的小屋里击球。 足球是他和北京孩子交往的唯一纽带。 (本报记者薛珺摄)

“上课的时候,我头晕目眩地回到了教室。 他们(当地孩子)一回来就说丢了笔。 不能说是我偷的“

五年前的这段回忆,王欣至今仍铭记在心。 王欣8岁,在北京的公立学校读二年级。 现在她是北京打工的子弟学校海淀行知实验学校的精英。

王欣说:“我很痛苦。 不告诉任何人,压在心里。 我父亲把我调到这所学校去了。”

很多打工子弟学校的负责人说,像王欣这样有经验的孩子在他们学校不少。

8月21日,新学期开学还有10天,行知实验学校1天报名的新生达到84人。 该校双截树校区的生源超过了300人。 开学前,为这300多名新生寻找另一所校舍已经成为行知创立者易本模最担心的事件。

此前北京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始后,北京市必须取消原来实行的每年200元的借阅费,向有接受能力的中小学开放接收农民工孩子。

1自尊心和自信

行知实验学校的负责人说:“每次开会,我都会和老师说话。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伤害孩子。”

“父母选择打工子弟学校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孩子在这些学校能获得平等的交往机会,心理上没有压力。 ”。 易本耀说。

另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创始人陈恩显也有同样的看法。 “一点学生的父母有手机也有车,还是想送孩子去打工的子弟学校。 因为在公立学校,打工的子弟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 打工的子弟学校家庭背景相同,孩子不受歧视。 ”。

【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每次开会,我都要告诉老师,和孩子说话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伤害孩子”。 易本耀说,与北京同龄人相比,他们眼中的很多人很腼腆,躲起来,闭起来。

易本模分析说,“最简单的区别是北京孩子经常吃”,经济、地区、生活习惯等因素是孩子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200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汉嘉陵博士对市31000户流动家庭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其中20.2%的家庭每月不到500元,43.2%的家庭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

“很难想象蹬三轮的农民工和北京市的人一起开家长会是什么味道。 ”。 易本耀说。 易本耀认为当地学生对民工子女的偏见主要来自父母对民工的歧视,这种歧视观念很容易转移到孩子身上。

农民工的孩子通常很敏感,但自尊心很强,受到歧视就会变得沉默寡言。 哪怕一点本地学生也会从他们那里得到优越感和虚荣心的满足。

200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从业学教授史柏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并存的现象。 正面的少,负面的多。

与城市中的自卑感和敏感相比,这些孩子比家乡的孩子们更有优越感,“我们见过世面”。

2融合和游离

很多孩子已经比家乡熟悉北京了,但很多人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村生活者”、“外国人”。

来自四川的10岁赵京梅用带有北京味道的普通话说:“我想和北京的孩子交朋友,和他们一起玩。”

最近,本报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0名农民工孩子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农民工孩子有接触北京市孩子和家庭条件优良的孩子的经验。

调查显示,他们大半对城市孩子的生活表示羡慕。

根据韩嘉玲的调查,目前净外来人口家庭占外来人口总比例的32.84%,约1/5的外来人口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超过3年,约1/10的人口住了5年以上,已经有“移民”倾向。

本报的调查也反映了77.5%的人关于将来想住在城市还是回农村的强烈倾向。

但是,根据史柏年的调查,很多孩子依然对所在城市有陌生感,缺乏自己已经融入的认可,在他们心中,自己依然是农村生活的人和外人。

根据本报的调查,孩子对“外地人”的选择依然远远大于“北京人”。 101个孩子选择了“外国人”,占调查人数的84%。 只有18个孩子表明自己已经是北京人,第一个观点是“北京比家乡更了解”。

根据史柏年的调查,农民工的孩子们长期以来远离了原来的家乡环境,给家乡带来了距离感和陌生感,对家乡的认可也在减弱。

“与父亲相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作为城市的过客和外来者,打算在城市长期生活和工作,想早点融入主流社会。 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回到家乡。 城乡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社会阶层。 ”。 这是史柏年在调查中得出的结论。

3城市的责任

专家表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两个极端都令人担忧。 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方面,城市有越来越多的责任。

史柏年,对农民工的孩子来说,长期在对将来的担心、无力、迷茫的心中生活着。 其心理健康的两个极端令人担忧:一是面对难以变化的社会现实,由此产生了“对不起别人”的想法,长期以来形成自我认可低下的性格。 一是面对无法实现的现实,产生“别人对不起我”的想法,长期形成反社会的心理倾向。

【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这两种倾向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柏年说,城市人民应该改变环境接受他们,而不是希望改变他们。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博士认为他们不能马上融入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身心的迅速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城市本身起因于这些孩子的社会排斥。 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特别应该向这些孩子提供帮助。

【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本报记者谢言俊

活动进行

每天有十几名网民愿意捐资补课

本报(记者周奇)本报与中国青基会、工程北京捐赠中心共同组织的“寻找希望首都失学的农民工孩子”公益助学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农民工对孩子的广泛关注。 连日来,每天有10多名热情的市民给本报打电话,对农民工的孩子们表示帮助和关心。

【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我非常感动这孩子(侯战强,本报8月17日17版报道)是处于逆境,还是想这样读书,还是这么自立。 我特别想帮助姐弟俩……”。 韩国女性说自己非常喜欢孩子,如果可能的话想让这个孩子成为“义子”。 自称在北京做生意的熊说自己也来自农村,非常理解农村孩子不读书的痛苦。 “现在是自己的努力,经济充裕,所以我想帮助他们。 为了这几百元的学费,不要弄错一生。 ”。

【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据说在打电话来的很多热心市民中,大部分生活不太富裕,但对孩子有深深的爱。 一位网友说:“我的收入也不多,物质上我也帮不了多少孩子们,但我想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有人关心他们……”。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要闻】农民工子女:“我们到底是哪里人?”()

地址:http://www.jycdb.com/jyjy/1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