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4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昨日在陆家嘴论坛2015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离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越来越近。

今年4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31次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时指出,中国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账户的分类,40个项目中有35个是完全或部分可兑换的,只有5个项目是完全可兑换的,这离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目标不远。

周小川在讲话中还提出了今后推进六项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包括个人跨境投资、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外汇管理改革、资本市场开放、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和风险防控。这六项改革全面实施后,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除了探索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政府分权外,还探索了资本账户可兑换,并率先在上海建立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路径和管理模式。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张欣也表示,目前已经在十个方面做了技术准备,上海自贸区具备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

范一飞表示,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抓住“发展自由贸易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加快金融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性新机遇,实现与这三大战略的联动。与FTZ发展挂钩的关键是努力率先在上海FTZ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控制风险、促进流通”的原则,推进自贸区金融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个人跨境投资双向开放,逐步提高各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

范一飞: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年日前也表示,上海市政府在“三中全会”支持下制定的新一轮金融改革方案(“黄金改革49条”)即将出台,其核心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质的突破。

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在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范一飞表示,要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贸易、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并重,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向世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支付、交易、储备和定价货币。

范一飞: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金融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可以促进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产业资本积累。金融基础设施越发达,其金融体系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强。

范一飞从完善金融法治基础、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市场化征信业发展、加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法治和人民币清算方面,范一飞认为,金融法治建设主要是在国家层面进行,但上海可以先试一试,把重点放在自贸区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上,并制定地方性法规,使各类金融创新业务和金融开放活动有法可依,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他还透露,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基本完成系统开发的第一阶段,正在进行测试,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行。该系统将为境内外机构创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从而促进人民币的全球使用,必将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范一飞: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