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31字,读完约21分钟

在李家选择的进退策略中,人们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李嘉诚在幕后退走,而他的长子李泽钜已经扛起了大旗。李的商业帝国已经进入“后李嘉诚时代”,或“李泽钜时代”。

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畔,有一座不显眼的办公楼——和记黄埔。它的名字来自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一家李嘉诚家族产业的老牌公司。至少有15家李家公司聚集在这座小楼里,形成了李家数千亿英镑英国工业的指挥中心。

各种投资订单将从这里发出,涉及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服务,尤其是电信、天然气、铁路运输、水利水电等英国民生的基本领域。有人说李嘉诚“买下”了英国。

然而,在英国投票退出欧盟后,李的巨额投资利益出人意料地发生了变化。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于11月23日向下议院宣布了秋季预算报告。英国的经济增长预测从2017年的2.2%下调至1.4%,从2018年的2.1%下调至1.7%。哈蒙德表示,英国退出欧盟公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环境,英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增加投资,以解决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弱点。英国劳工部表示,政府对英国退出欧盟“毫无准备”,“目光短浅”。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英国的未来走向,严峻考验了李在英国联邦国家的投资策略的正确性和和记黄埔决策者的智慧。现在,考验他们智慧的不仅仅是英国退出欧盟的影响。

2016年11月,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言论来看,全世界都在关注他的政府带来的潜在不确定性。这种新的不确定性只是对李嘉诚的又一个巨大威胁,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英国。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只有在形势清晰可见、不确定性最小化的情况下,才能轻松扭转局面。问题是,李嘉诚有没有预料到一系列黑天鹅事件?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与英国的情况相反,李氏家族在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产业都是溢价或增值的,这已成为李氏家族保证现金流的最重要渠道。然而,前几年,李嘉诚接连出售了许多重要的物资项目,并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外界认为这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的不乐观,甚至考虑退出中国。真的是这样吗?李嘉诚被误判了吗?更多的分析师认为,这只是李嘉诚作为商人“低买高卖”的投资策略。那么,李的投资重心会回到中国吗?问题是,正处于全盛时期的李嘉诚会有几次机会扭转局面?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在李家选择的进退策略中,人们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李嘉诚在幕后退走,而他的长子李泽钜已经扛起了大旗。李的商业帝国已经进入“后李嘉诚时代”,或“李泽钜时代”。实际上,影响了李实业的方向和布局。在某种程度上,李嘉诚的进退是李泽钜的进退选择。没有mainland China生活经验的李泽钜将如何在中国和外国投资策略之间做出选择?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英国的考虑

在英国退出欧盟全民投票期间及投票结果公布后,李氏家族不知道在和记黄埔大厦进行了怎样的讨论。但六年前,也就是2010年,当李氏家族开始在英国投资时,他们没有想到六年后的今天。也许他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英国退出欧盟会对他们的家族企业产生什么影响。然而,这一事件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

从一段插曲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一家深深地涉入了英国。

在英国伦敦主要商业街摄政街的东侧,有一家名叫aquavit的丹麦餐厅静静地坐落在一个角落里,等待着开业。这家餐厅的负责人碰巧和第一财经伦敦记者站在同一栋办公楼里工作,当他看到第一财经1℃记者的中文面孔时,激动地脱口而出:“你认识李嘉诚吗?这就是亚洲首富李嘉诚。他也投资了我们的餐厅,但只是一点点。”负责人用拇指和食指做了一个“小”的手势。记者感到惊讶的是,李嘉诚竟然会抛出这样的“小钱”?这家丹麦餐馆分别在纽约和东京有分店。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有关资料显示,李嘉诚在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投资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增加。即使在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的日子里,长江基建的股价(1038。香港)、昌河工业(0001.hk)和电力工业(0006.hk)在李嘉诚名下的所有权直线下降,舆论高呼“李嘉诚遭受重大损失”和“一夜之间缩水73亿元人民币”,他在英国的投资仍在扩大。

李嘉诚在英国投资了多少?很难完全数清。据媒体报道,他在英国的投资估计超过520亿英镑,而他的工业估值高达数千亿英镑,使他成为英国最大的海外投资者。

长江基建和电力工业对英国电力的投资包括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之一英国电网控股有限公司。这是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布局的源头——业务包括三个区域网络,分销服务覆盖伦敦、英格兰南部和东部。

在水力方面,长江基建投资了两个英国水资源项目,一个是诺森伯兰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另一个是南方水务有限公司。前者是英格兰和威尔士十大受监管的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公司之一,向英格兰东北部提供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服务,为该地区460万人提供服务;后者为英格兰东南部的240万人提供自来水和污水处理服务。

在长江基建投资组合中,天然气也占很大比例。北方天然气网络有限公司是英国八大天然气分销网络之一,为英国670万人提供服务。

在英国投票退出欧盟后,一项名为“购买英国货”的巨大投资措施突然变得不可预测。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长江基建在其官方网站“投资风提示”中增加了“潜在风险”提示:“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导致英国脱欧。金融市场和英镑汇率立即做出了显著反应。本集团在英国的业务受到相关监管制度或长期支付合同的保护,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服务(包括电力、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天然气和运输)。英国退出欧盟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可能对当地经济和英镑产生不利影响,但英国退出欧盟造成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英镑持续大幅贬值可能会影响本集团的利润及其维持股东股息持续增长的能力。”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根据长江基建2016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以本币英镑计算,英国业务的利润增长了6.6%,其中包括英国电网、诺森伯兰水电、北方电网、瓦尔斯和西部电网在内的四项受监管业务最近都完成了“监管修订”。所有企业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财务报告明确指出,在财务报告所述期间,英镑汇率大幅下跌,影响了本集团的港元盈利表现。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1℃记者从投资银行业的几位投资分析研究人员那里了解到,英国退出欧盟公投对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的影响已经显现,近期的因素应该主要集中在英镑对美元的大幅贬值上。瑞银公用事业研究部主任西蒙·保罗(Simon Paul)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根据他的研究报告,英镑每下跌一个百分点,长江实业0.65%的利润就下降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电力行业0.5%的利润就下降一个百分点。”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汇丰(HSBC)亚太公用事业部门主管李彦宏(Evan li)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如果英镑继续下跌,英国对香港的股息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他还预测,当英镑对美元贬值15%时,长江基建和电力行业的收入将下降6%至8%。他在7月29日的报告中还提到,2016年上半年长江基建的核心利润下降,经常性利润同比下降13%,这主要是受各国货币贬值的影响。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截至该草案公布之时,英镑兑美元汇率已下跌16%,在公投后,英镑兑美元汇率已跌至31年来的最低水平1.18。因此,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收益受到了汇率的负面影响。

当1 C的记者问,“李嘉诚的英国投资策略会在英国退出欧盟的背景下改变吗?”西蒙·保罗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英国退出欧盟无疑制造了不确定性,但这取决于英镑将下跌多少。”

英国公投结果公布后不久,当人们怀疑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失误时,李嘉诚家族似乎不以为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英国的投资项目。

10月4日,彭博社报道称,尽管今年年初欧盟拒绝了长江和记黄埔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河实业有限公司)以100亿英镑收购英国电信公司o2的交易,但昌河实业对英国无线通信业务的兴趣并未减弱,并将继续寻求拓展该领域的业务。

10月21日,据英国《标准晚报》报道,李嘉诚参与了对英国智能电表公司卡尔文资本(Calvin capital)10亿英镑的竞购。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2日援引的消息人士称,李嘉诚正准备为收购国家电网51%的天然气管道业务报价。市场估计这笔交易,包括债务,价值约110亿英镑。

英国退出欧盟对李嘉诚在英国投资最直观的影响是汇率损失,但英镑贬值遇到了一个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强势美元即将到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最近在首届金融与金融峰会上表示,美元持续走强是未来12个月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公司和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和跨境资本流动可能是深远的。他表示:“我认为这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中之重。”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特朗普即将就任美国总统。经过30年的全球化,去全球化正在缓慢上升,美元开始进入第三个强劲周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李家族,谁也不会放过,这次会放过吗?进军英国是为了分散其巨额资产的风险,还是让其头寸面临风险?

中国算盘

另一方面,李嘉诚在mainland China。2015年,他说,“继续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

然而,随着01113.hk长江实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棣”)出售占地5万平方米的上海世纪汇广场项目,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物业面积仅为1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21个足球场的规模。

这种做法很难与他所说的“继续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相一致。

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当许多外资撤出中国时,李嘉诚选择了逆流而上。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福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嘉诚是一个关注经济形势的政治家。" 1989年后,当其他人都在跑的时候,他来了."

1993年,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记黄埔”)获准入股盐田港(000088,收购),持有70%的股份,并与盐田港共同投资60亿元建设集装箱码头。这是当年内地最大的外资引进项目。同一时期,李嘉诚在北京签署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该项目后来被称为东方广场。东方广场因此成为李嘉诚投资房地产的象征。据《南方周末》2013年对李嘉诚的独家采访,今年李嘉诚的内地项目占集团资产的四分之一。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过去数十年,地产业务已成为李嘉诚在内地财富积累的主要来源。截至2015年,李嘉诚旗下的昌河部门的总市值为1.222万亿港元,成为香港最大的家族财团。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实业”)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上市时,市值仅为1.57亿港元。

“长河部”是李嘉诚旗下上市公司组建的企业集团的总称。该集团的核心是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这两家上市旗舰企业。“长江系统”包括长江实业(00001.hk)、长江基建集团(00001.hk)和长江生命科技(00775 . hk);“和记黄埔”包括和记黄埔(00013.hk)、和记电讯(00215.hk)、和记香港(00215.hk)和电力工业(00006.hk)。此外,汤姆集团(02383.hk)也是昌河部参与的港股公司。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2015年1月,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合并并拆分为常棣和记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同年6月3日,常棣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接管了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全部房地产业务,房地产总估值为4201亿港元,成为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的一艘航母。

在长期估值为4,201亿港元的全部物业中,香港物业组合的估值约为2,690亿港元,占64%;内地达到1380亿港元,占32.9%;海外投资约为130亿港元,占3.1%。

根据常棣2015年年报,公司2015年营业额为587.93亿港元,同比增长82%。物业销售利润为155.22亿港元,其中香港、内地和新加坡分别为47.69亿港元、100.93亿港元和6.88亿港元。

常棣的销售额仍在增长。2015年,该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销售额是2014年的5.13倍。2015年,中国内地的房地产销售额为294.05亿港元,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为57.31亿港元。同样,根据常棣2016年中期报告,该公司上半年的收入为275.6亿港元,比2015年同期的190亿港元高出45%。据《中国日报》报道,这是“在去库存政策的支持下,内地房地产市场在销量和房价方面均取得了理想的业绩,推动了集团在内地的销售和收入。”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李氏家族在都获得了很多利益,但问题是他们不断出售投资物业,给人一种“出走”的感觉。

自2013年8月以来,李嘉诚先后出售在内地的投资物业套现,并在2014年加快了减持进程。2013年8月,李嘉诚以26亿元人民币出售了始于1997年的广州西城都汇广场项目。该项目位于荔湾区黄沙大道8号,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它位于地铁1号线和6号线黄沙站。

虽然西城都汇的住宅部分直到2008年楼市冻结才出售,但售价高达1.5万元/平方米。到2011年,最后一批房子的售价已经达到25000元/平方米。粗略估计,整个项目的房屋收入至少为20亿元。

2013年10月,李嘉诚家族以71.6亿元人民币卖掉了上海陆家嘴(600663,买下)东方惠晶中心。东方惠晶中心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东方惠晶的价格是土地被收购时价格的八倍多。根据和记黄埔当时的公告,出售东方惠晶中心50%股权的净利润为18.4亿港元。

2014年4月,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名下的00432.hk盈科大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科地产”)宣布将以72.01亿元人民币出售北京盈科中心。根据PCG房地产当时的估计,该项目的税前利润为26.46亿元。

最近售出的世纪汇广场项目成交价为200亿元人民币。根据常棣董事会的预测,本集团将获得约62.2亿港元(约人民币54.3亿元)的未经审核收益。

目前,长期持有的内地投资物业不多。根据常棣2015年年报,该公司持有约150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其中,香港约有130万平方米,而内地只有15万平方米。

至于李嘉诚的上述行为,有人说这是他观看空中国房地产的表现,也有人说这只是他一时的选择。刘福元的观点属于后者。“他(李嘉诚)会回来的。他现在正在寻找去哪里,但这只是短暂的。”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商人的做法,也就是说,哪里的利润水平高,哪里的资金就会流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与刘福元有着相同的观点。他告诉1 C记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李嘉诚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有他独特的前瞻性眼光。”

严跃进分析说,以李嘉诚的投资理念,如果他认定一些房地产价格被高估,他会采取抛售的做法来抽回资金,从而增加他对其他投资机会的把握。

有人认为这是李嘉诚一贯的“高买低卖”的经营手法。但从战略角度来看,资本安全是李嘉诚这个庞大集团的重点,而确保充足的流动性则是重点的重点。

所有的战术都是为了满足这一战略。关于在香港抛而不买的行为,李嘉诚曾在2015年6月表示,在香港不可能购买土地,因为面粉和面包的价格必须超出集团的预算。如果面粉比面包更贵,就不会买,因为这是为股东利益而斗争所必需的。

但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李嘉诚是否会继续在内地和香港出售投资物业,以及李嘉诚在前进和后退时会发出什么信息?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在李氏家族停止在香港购买土地数年后,香港地政总署于9月中旬宣布,九都黎平路的住宅用地以19.53亿港元批出,中标财团为长江实业。底价为每平方英尺8001港元,比估价上限高出约33.4%。

但是,这样一个信息发布的信号是微弱的,这不足以解释李的投资策略的变化。他们在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进步和倒退还有待检验。

后继能源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外界都更习惯于把李嘉诚称为面临和遭遇变化的李氏家族。事实上,李泽钜在变革和进退策略的选择上,能量绝对不亚于李嘉诚。

2012年,李泽钜以超过8500亿港元的市值正式控制了该行业,其账面资产超过了李嘉诚。正是在的领导下,李在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李泽钜没有在mainland China生活的经历。有人认为,这一特点影响了李氏家族的产业布局和投资,这也是李氏家族近年来热衷海外投资,减少甚至出售内地和香港房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影响,与李嘉诚相比,李泽钜更是刻板、谨慎,甚至有“算计到极致”的感觉,据1℃记者采访的与李泽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外部和内部员工透露。但是在李嘉诚的心目中,对这个儿子的评价几乎是完美的。

在很大程度上,在一个诚实的中层管理者眼中,李的商业帝国已经进入了时代。李泽钜对整个家族产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李嘉诚。

通过李泽钜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海外背景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李泽钜的中小学就读于“一站式”圣保罗男女中学,然后去斯坦福大学深造。根据父亲的安排,李泽钜选择了土木工程,然后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1985年,21岁的李泽钜正式加入长江集团,从基层做起,当时被分配到长江实业中央银行办公室工作,学习如何与父亲和叔叔一起经营。

长寿是长江集团的上市旗舰。李泽钜在25岁时成为长实的执行董事,在28岁时取代父亲成为汇丰董事会的非执行董事,在29岁时成为长实的副总经理,在30岁时成为长实的副董事长,在35岁时成为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

2012年,李嘉诚公开表示,李泽钜将管理长河区的全部资产,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和香港电气集团等近10家公司,市值近1万亿港元。

在过去的两年里,李嘉诚的手拉手变得更加明显。他越来越少在表演大会上公开露面,取而代之的是李泽钜。2013年之前,李嘉诚除了割胆结石之外,没有出席2013年中期业绩会议,除了每年5月召开的中期业绩会议、年度业绩会议和股东大会外,香港媒体每年有三次机会采访李嘉诚。

众所周知,李泽钜持有加拿大护照。1986年,当李嘉诚计划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哈士奇石油(Husky Petroleum的股权时,根据当时加拿大的法律,外国人不得收购“财务状况良好”的能源公司。幸运的是,李泽钜在1983年获得了加拿大公民身份,并成功避免了这一限制。此次收购也成为李嘉诚一生中最大的投资之一。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李嘉诚收购加拿大工业的消息。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10月,当时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01038.hk)宣布,将通过其附属公司百安居收购加拿大温尼伯国际机场外的停车场,并以7100万港元的总收购价格扩大其在加拿大的业务范围。交易完成后,相关业务将扩展至加拿大7个城市,涉及22,400个停车位。

李泽钜的性格和生活经历正在取代李嘉诚,并影响着李氏家族的整个商业帝国。

随着香港中央中心的出售、上海世纪交流项目在内地的出售以及总部公司从香港迁至开曼群岛,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的产业越来越少。海外资产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其中许多都有稳定的收成。这种投资风格让很多人看到了李泽钜的影子。

李嘉诚一直称赞李泽钜。1996年长江基建分拆上市时,李泽钜负责总体工作。当时,上市获得了25倍的超额认购分数。李嘉诚曾经说过,李泽钜这次的表现超过90分,如果李泽钜不是他的孩子,他会得到100分。

1999年,李泽钜斥资2000万港元购买了域名“tom”。它上市并成功运营只用了两个半月。上市首日收盘价飙升335.4%,创下香港创业板上市首日最高纪录。

近年来,以李泽钜为首的长江基建成为李嘉诚商业王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力量。自1999年以来,长江基建与香港电气合作,以34亿澳元的价格赢得了澳大利亚南部电网的权益,这是长江基建业务国际化的第一步。

2003年,李泽钜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他的领导下,长江基建与电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力”)的前身香港电气携手收购海外资产,包括英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地,这也为去年长江基建与电力的合并奠定了基础。

2015年9月,长江基建计划与其子公司电力公司合并。一股电力换成1.04股长江基建,长江基建派发股息5港元。然而,最终,合并没有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这让李泽钜一针见血。

在长江基建的股东大会上,李泽钜表示,此次合并并非志在必得,也不能“滥出价”损害长江基建股东的利益,但他没有充分考虑电力中小股东的利益和要求。事实上,当时市场普遍认为,电能是一种高股息的公众股,不愿意与长江基建合并。

相反,李泽钜认为长江基建对合并电力能源的投标是非常公平的。有一次,他在公开场合谈到这次合并,他说:“我打算给你点好吃的,如果你不吃,我就自己吃。”。一些业内人士评论说,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李泽钜的性格缺乏一点圆滑和一点固执。

20年前的绑架事件后,李泽钜的表演风格更加低调和稳重。

从李泽钜,如果我们能看到李嘉诚的影子,那就是那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李嘉诚的“永不错过”的商业神话、“低买高卖”的商业策略、“面粉和面包的价格”能否被李泽钜完全继承,以及他能否理性地选择进退策略,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更重要的是,没有纯粹的海外背景和内地生活经历,他能否拥有父辈的模式和眼光,乃至超人的中国智慧,都不得而知,这将是改变李目前职业生涯战略重心和格局的基础。这就是变化发生的地方。

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进退李嘉诚 李家商业帝国进入“李泽钜时代”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