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切断损害经济健康的腐败“毒瘤”——经济学家谈论反腐败和经济发展
“腐败是危害经济健康的‘癌症’。”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深入分析了腐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并对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压反腐给予高度评价。
腐败危及经济健康
“‘腐败成本’就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企业无法回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悲哀地表示,“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主要取决于它的成本优势。然而,随着各方面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显得尴尬和不堪重负,许多制造企业都转移到了东南亚。
周其仁指出,不断上涨的人力、土地和环境保护成本可以通过市场解决,而“腐败成本”不能通过市场解决,只能交给反腐部门。
腐败不仅增加了“中国制造”的成本,而且扭曲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阻碍了各项改革的有效推进。经济学家指出,由于腐败的存在,在项目审批、土地交易、招投标等领域赢得竞争的不一定是优秀企业,而是许多有利益转移的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一些改革难以推进,与既得利益的阻挠和干涉有关。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腐败问题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周其仁指出,有些地方在开展大型项目时,前期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不尊重当地实际和人民意愿,不按规定程序进行,似乎推动了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实际上麻烦无穷。尽管这背后有一种政治冲动,但深入调查将揭示许多腐败问题。
“实现投资效率提高、创新发展、生态保护、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等。,不可能在腐败的政治生态下完成。”中国经济改革学会顾问宋晓武说。
永远不要动摇打击腐败的决心
对于“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的说法,经济学家普遍持否定态度。
宋晓武表示,这一观点背后的逻辑是,腐败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一些官员在收钱时可以突破现行的“特殊事务”法律制度。事实上,正是这一“特殊事件”引发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康佳认为,虽然反腐会在短期内影响一些以公共消费为主的高端消费行业,但这种非正常的高消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限制和规范非正常高端消费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经济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反腐败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正在不断显现,反腐败的决心绝不能被某些噪音动摇。
这种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减少权力滥用对市场的干预,将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扫清障碍,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巩固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有利于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这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信心和期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反腐败无疑将长期有利于经济发展。
标本兼治,继续打击腐败
经济学家建议,要标本兼治,继续深化反腐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积极的激励机制,做好各项制度建设。
宋晓武指出,腐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领域的改革不到位,权力之手伸得太长,导致市场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他建议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并让市场决定什么。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要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勇气依法办事的地方干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积极激励措施,调动官员办事情、办企业的积极性,切实遏制“为官员无所作为”的现象。
「长远来说,我们应深入研究如何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公务员队伍。」李稻葵说。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经济学家:割除危害经济健康的腐败“毒瘤”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