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27字,读完约13分钟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2017届毕业生:
我很高兴接受钱颖一院长的邀请参加这次毕业典礼,并在此向您表示祝贺。
今天在清华经济管理学院2017届毕业生面前的演讲让我感触颇深。钱院长和我都是1977年清华“七言堂”的本科生。将近40年前我们入学时,清华还是一所多学科工程大学。我被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录取了,但它应该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钱院长考入了数学系,数学系属于“应用数学系”。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清华大学计划经济的定位。现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经济学系,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曾担任该系系主任。我们入学时,清华没有系,更不用说大学了。
相比之下,你接受了更全面的教育,面临着更广泛的生活选择。您接受过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管理学的教育,经济管理学院与兄弟院系共同建立了“清华x实验室”,为您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创造了最佳环境。你很幸运。相比之下,我嫉妒你,甚至有点嫉妒。
今天,当你毕业时,你将面临更广泛、更复杂、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人生选择。40年前,作为一名1977级的学生,我结合自己在清华的学习经历和毕业后的经历,从我的三次经历中说出三点感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首先,要设计未来的生活,我们必须抓住生活的机遇
促使我从计算机转向经济学的重要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全会公报发表的时候,我正在东大的操场上锻炼。我听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和“不再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时,不禁感到兴奋。考虑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未来,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我决定将来转而研究经济学。一方面,国家不可避免地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它最初对经济学感兴趣。文革开始时,我读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化大革命后,东欧和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书籍被引进,我试图找到一个快速列表。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苦难。鉴于缺点,我们必须学以致用,这是更现实的,可以做出贡献。
这所学校非常开放。我们这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通过考试,除了严格学习和评估公共课程外,可以免修主要课程。由于我的学前工作经验,我的大部分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课程都被豁免了,我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换科目。就这样,我在1982年初提前六个月毕业,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系录取。
在我读研究生期间,1983年,国务院开始研究覆盖1986-199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1984年,进入全面改革的第一年。但是,大量的问题超出了当时部委的能力,需要各方的参与,所以我也参与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当时,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价格、税收、金融、贸易等各个经济领域撰写了一些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其中一些是公开发表的,更多是在内部发表的,不到2000字,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可能就是我一毕业就被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室录用的原因。研究室是国务院研究室的前身。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提出政策建议。工作环境相当开放,我参加了研究和讨论,这使我能够参加著名的“巴山轮会议”。一九八五年,我被借调到经济改革委员会,研究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我们把经济体制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机制、市场结构建设和企业改革。根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改革的各个方面按照前提、继承和相互依存进行分类,并设计改革顺序。
在向领导汇报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问了一些关于计划和市场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我觉得我们的设计是如何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当时社会讨论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完善计划经济,所以我补充说:“改革要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在模式上涵盖整个社会,两者的关系一般是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我发现这个补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个提法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现在回头看,我们当时所做的是在国家部委一级组织的第一次过渡顶层设计。虽然一般的表述并不完善,但它针对的是基本问题,因此受到重视。
自1984年以来,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改革”,即全面的体制改革。总的来说,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目标不太明确,措施的重点更加不一致。1986年,中央政府要求在两年内提出并实施一个总体规划。今年春节期间我没有休息,我沉浸在以价格、税收和金融为重点的改革方案的设计、充实和修订中。报告提交后,国务院高度肯定,决定进行以价格、税收、金融联动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1986年3月25日,根据国发37号通知,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研究今后两年的改革方案和主要措施。领导小组由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和各种专业团体组成。我是财政税务组的成员,当时我的职位是首席办事员。
回顾我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和工作的岁月,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冲破了规章制度的束缚,各种思想发生了碰撞。这个国家急需人才,它的思想和言论非常开放。我转到经济学,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在为国家服务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强烈的家和国家的感觉,设计了我未来的生活。
面对时代的需要,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抓住人生的机遇。
第二,寻找目标,不断学习,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
在项目办财税组工作期间,我研究了财税改革,主张在税制中推进增值税、消费税和资源税,规范企业利润分配的混乱形式,引入企业所得税。然而,1986年夏天,国务院认为支持改革的风险太大,主张实行综合承包,即信贷、税收、利润、外汇,甚至再融资,按行政级别承包。这种全面承包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计划经济,可以借鉴。在此之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通货膨胀、经济低效甚至离心倾向的后果的文章,这种离心倾向是由南斯拉夫所谓的“契约社会主义”和“多中心民族主义”造成的。我很清楚它的危害。
1987年第一季度,我看到了通货膨胀的迹象,并分析了契约制度带来的顺周期效应。通货膨胀降低了对上级和国家的约束,扩大了留给自己的约束。如果整个社会都跟随这个趋势,中央政府将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阻止通货膨胀。我的一份报告警告说,通货膨胀将从1987年第四季度开始,并在第二年变得更加危险。
果然,高通胀发生在1988年。后来,有人把今年的通货膨胀归咎于邓小平同志的“价格突破”,完全颠倒了黑白。鉴于双轨价格体制造成的腐败和经济混乱,小平同志要求价格并轨,服从市场,这是绝对正确的。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必要条件是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免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即便如此,纠正价格扭曲将导致适度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如果说有错的话,那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已经埋在实施全面承包中了。
1986年下半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停止了工作,我关于下一年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警告也没有起作用。当时,钱颖一告诉我,经济学的前沿正在转向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机制研究,如公共选择和机制设计理论。我想在学术界充电,所以我转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贸易研究所。
不久,我被调到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我觉得这是一个施展才华、做出贡献的机会。在上海期间,他主要参与了浦东发展的政策研究、上海证券市场的建设以及相关国有企业的改造。
经济学以公共政策为导向,应该以服务国家为核心。当然,有些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在真理的海洋中漫游,他们必须有公众的良知。那些致力于公共政策的人应该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能够提取事实并抓住要点,能够在1500字以内清楚地表达问题。如果你有基本技能,你就有勇气,你可以把个人安全放在一边。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也是必要的,学习大海是没有止境的。那些致力于公共政策的人学习思想和方法,掌握结论的假设和偏差的约束。逆境中不要随波逐流,要敢于坚持真理。这是我的第二种感觉。
第三,在春风吹响号角之际,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改革整体转型中的作用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把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高潮。今年春天,我被调到国家体改委担任宏观司司长。九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江泽民同志亲自主持起草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被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高设计。
从经济层面来看,情况有所不同。1986年后开始的总承包制度仍然有效,而且越来越糟,通货膨胀率也在上升。在财政方面,各地竞相将财政收入从预算内转移到预算外。1992年底,预算外和预算外的比例达到1.1: 1。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央银行的信贷规模先承包给专业银行的总行,再承包给专业银行的分行,甚至再融资规模也承包给中央银行的分行,导致货币政策的扩张。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已经达到过热状态。
如果我们不回到纠正传统行政手段,开辟新路,按照市场经济的实践规范各方面的学科关系,加快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我们将需要比1986年设想的“价格-税收-金融联动”更广泛的配套改革,我们将需要一个全面的过渡。我们确实做到了,并在1993年下半年开始做充分准备。1994年1月1日,集中推行了各种改革措施。
如果你想知道这次改革的背景,你可以阅读《朱镕基讲话录》中的相关文章。最具启发性的文章是1993年4月1日的《防通胀始于清平之末》;综合决策篇是6月9日的《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项措施》;以及下半年财政、税收、外汇、外贸等方面的讲话。其中,著名的“十三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军事命令和全面配套改革的动员书。
1992年至1994年,我带领宏观部的同事,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制度原因,提出对策和改革方案,大部分以内部报告的形式提交,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我编写并出版了一份主要报告,题为《宏观经济改革——1992年至1994年背景情景的运作》。
1993年下半年,体改委宏观司的同志参加了各方面的改革。我们与各部门有合作、共识、争论和权衡。总的原则是在现有条件下确保可操作性和成功。更复杂的问题离开了界面,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逐步得到解决。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应该讲道理,绝不让步,不留遗憾。重要的权衡,在财政方面,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和预算管理的标准化应该放在一边,重点是税收分享制度。在税制上,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资源税相协调,选择生产型增值税,首先排除零售以外的服务业。企业所得税分为内资和外资两类,个人所得税与内资和外资企业员工合并,但也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度。房地产税将在未来保留,因为没有条件建立它。最激烈的争论是外汇制度的改革。我们主张汇率一体化,单一汇率由市场决定,外汇强制结汇,银行间的无形市场。短期目标是在经常账户下实现可兑换,并在资本账户下恢复一些先进的开放措施。幸运的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一全面改革是人类改革史上的奇迹。在通货膨胀严重的环境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了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系框架,过热的经济趋于稳定。这次改革建立的基本制度已经20多年了,非常稳定,不断完善。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已经统一,增值税转型升级已于去年全面完成。预算外资金已全部列入预算,这一概念已不复存在。规范的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经全面建立。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转化为上市商业银行。央行坚持货币政策权威的立场,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已经建立。1996年,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初步形成。
这是我生命中的一大幸事,我能够亲身体验并深入参与到前线的这一伟大变革中,我也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多方面的经验对于理解国民经济运行机制,了解什么是最关键和最紧迫的,什么是可以适当妥协和推迟的,以及减少理想化是大有裨益的。但理想必须坚持,这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我们必须敢于向前冲。
致力于公共政策,必须有学习的技能。学习要扎实,前沿理论要不断掌握。操作也很重要,就是要熟悉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事实,提出政策,不要让人摸不着头脑,要有可操作性。这是我的第三种感觉。
这是我在学习和工作后结合自己的三次经历与大家分享的三点心得。
同学们,你们就要毕业了。你们中的一些人将参与公共政策。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还有待提高,改革的路还很长。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明确提出了各方面的改革任务。对公共政策感兴趣的学生应该为实现宏伟蓝图做出贡献。你们中的一些人将继续你的学术生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我给你的信息。你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工作。我想告诉你,现实不是那么完美,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你应该比平时更有创造力,有梦想。但是实现梦想的方法不止一种。运用全面的、批判性的和分析性的思维肯定会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们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我们的个人事业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复兴息息相关。保持这种信念,扩大这种联系,你会找到你最大的成功。我祝福你们!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楼继伟回首清华入学40年:在推动改革跃迁中发挥才干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