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0字,读完约5分钟
金融网站6月17日“宏观审慎监管有偏差吗?我们也提到宏观审慎监管,但最终落脚点是在中小银行,而最终罚款的发放是为了惩罚中小银行。我觉得宏观审慎有所改变,变成了微观审慎。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说。
郭田勇指出,强监管和去杠杆化,应该统一资产管理行业的游戏规则,也不能说每个监管机构都使用自己的监管标准
以下是讲话的全文:
主持人:别告诉我,当我们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想到税收会成为杠杆。郭老师,你有什么看法?
郭田勇:上周我参加了一个组织组织的会议,并邀请了一些银行参加。我在想,已经有五六十家中小银行了,包括山东的几家。我问你们都来开会了吗?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当整个资产管理部门没什么事可做时,他们只是出来交流。
我想到一件事。现在,资产管理行业之一可能与新政有关。商业银行担心违规,他们不愿意做一些新的业务。第二,由于各种因素,目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包括整个固定收益市场,这是现在很难做到的。企业在第一天发行债券,但在购买后的第二天就跌破了发行价,现在处于这种状态。今天,我读到一份报告,一些经纪分析师认为债券市场已经见底,下一轮牛市即将到来。他假设现在利率已经升到最高点,下一步只能下降。恐怕我们不能武断地得出这个结论。你可以看到,在国际上,美联储也在提高利率,并可能在下一步提高利率。从国内来看,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很难说我们是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通过我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想今天我会给大家两个关于当前监管的思考。
首先,现在的热门词汇是宏观审慎监管。我们的中央财经大学也承担了一个主要的国家项目,专门从事宏观审慎监管。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主要是关于如何防范大型金融机构的问题。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仅监管大型银行,即所谓的系统性中小商业银行,还将大型保险公司,包括金融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通用电气,纳入统一监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我们来到中国时,我们是否感觉到这种宏观审慎监管有所偏离?我们也提到宏观审慎监管,但最终落脚点是在中小银行,而最终罚款的发放是为了惩罚中小银行。我觉得宏观审慎有所改变,变成了微观审慎。
这里有什么假设?最初,当我们从事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时,我们认为如果你的小银行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你可能会倒下,因为你倒下后不会有系统性风险,你可能会倒下。现在呢。我们觉得从这个方向来看,大银行都是对的。从宏观审慎监管来看,我们觉得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如果我们看看现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银行间存单和银行间交易,其实我个人觉得大银行比较懒,风险意识比较强,中小企业的客户比较少。银行间存单在中小银行出现后,大银行实际上愿意进行无风险套利。有了这个套利,因为中小银行有很多客户,而我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在这个经济低迷时期,既然中小银行有热情让你做更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方向应该是正确的。我只是在思考监督的第一点。
第二,现在我们谈加强监管,一是去杠杆化,同时,资产管理行业应该统一游戏规则。我们不能说每个监管机构都使用自己的监管标准,管理层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我在想,统一制定规则也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问题,我们应该尊重一些实际需要。让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商业银行从事股票质押业务,根据银行法,你不能直接持有该企业的股份。那么,你是做什么的?这里的法律规定是矛盾的。我的证券公司,我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直接购买企业的股票,但是你们的商业银行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义,可能会有一些业务无法完成,所以我们应该尊重这一现实。
第二,例如,对于这些金融机构的产品,我们经常说银行理财产品不知道每天都在发生什么,直到它们在截止日期之后完成,或者它们在截止日期之后不能被偿还,这意味着它们不能被严格地偿还,或者它们不能被偿还。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很难根据安静来管理这些产品的统一规则。昨晚我和梅先生谈过了,他们的银行托管中心正在做一些事情。我不知道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试着让一些产品按照静态方向进行交易,这样每天都可以进行一些估值,这在将来可能是同一个方向。
但是我想说什么呢?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说这个渠道不能全面使用,那么所有的渠道都应该取消。恐怕这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有矛盾,不容易处理。我们谈论监管套利。监管者总是指责金融机构套利。为什么要套利?监管中可能存在一些政策不一致,这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我们真的要解决统一规则,消除渠道,并做好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一些调整,然后才能这样做。
我将谈谈这两点,谢谢。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郭田勇:强监管去杠杆 要统一游戏规则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