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48字,读完约12分钟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
2014年下半年,“新常态”一词突然在中国流行起来。几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有了新常态,每个人都在争论新常态。新一代决策者用“新常态”来界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并透过“新常态”来透视中国宏观政策的未来选择,这绝不是“一时兴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新常态”?新的在哪里?它经常在哪里?背后的深层动机是什么?新常态下的经济失衡有多严重?这和西方的“滞胀”一样吗?如何在2015年制定宏观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金融街客厅》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底线进行了深度解读。
本期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之一(又名“程思经济学四小龙”)。主要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转型、转型中的经济产权。曾两次获得“孙经济工作奖”。
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率一直在下降,2014年各方面的数据也显示,经济下滑仍在继续。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面对各种变化,人们不禁要担心:增长的下降是否意味着滑坡和倒退?隐藏的风险是否会爆发,是否能够得到处理?它已经快速发展了30多年。中国经济未来还有机会吗?
金融: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刘伟:总的来说,经济失衡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宏观问题,是总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间应该细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是从1978年到1998年上半年。在过去的20年里,除了几年之外,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是需求扩张、经济短缺和供给不足。问题是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次大的通货膨胀和相应的购买热潮。每一次,具体的原因都不一样。第一次是在1984年。原因是1984年秋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改革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这时,市民们担心物价上涨,抢购一空,可能要到1985年春节。抢购的实质是居民用手持现金与政府争夺商业库存。那段时间通货膨胀率达到9%以上,时间不长,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第二次是在1988年夏秋季,当时中央政府决定改革价格。这时,人们担心价格上涨而抢购。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8%以上,迫使中央政府宣布价格突破失败,停止了价格突破,并慢慢消退。
第三次是在1994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等一系列利好消息,掀起了投资热潮,即需求扩大,并在1993年和1994年传导到价格上。1994年,中国物价指数达到24.1%,存款利率+存款保全利率达到25%,非常高。
这三大通货膨胀都有不同的具体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一个,那就是,一个短缺的时代,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担心通货膨胀,期望值很高。如果有一点小麻烦,人们就会抢购,形成通货膨胀。因此,中国的宏观政策在过去的20年里,从“六五”到“九五”,我们总是从宏观经济,财政和货币紧缩,目的是控制需求和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阶段,1998年5月至2010年10月,除2003-2007年等几年外,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大部分特征是需求疲软。首先,国内需求不足。1998年,中国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2008年金融危机后,工业投资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包括钢铁、铝、水泥、铜、有色金属等一系列过去供不应求的高价格产品。自2008年以来,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浮出水面。当需求疲软时,如果有出口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但正是在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于1997年爆发,1998年下半年蔓延至中国。当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人民币不会贬值,这就放弃了我们大量的海外市场。其他卷入金融危机的国家,包括日本,其货币大幅贬值,当时正在出售,因此我们的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
从1999年到2001年,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出口受挫导致中国物价连续三年为负。当时,中国告别了通货膨胀,进入了通货紧缩,失业率非常高。国有企业裁员,官方数据超过3600万。1998年5月初,三分之一的乡镇企业关闭,大量农民工开始返乡,找不到他们。这迫使我们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放弃20多年的紧缩政策,开始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确保增长和稳定就业。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于2008年。二战后,全球经济周期多次波动,但没有一次导致全球负增长。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2009年战后第一次全球负增长。因此,中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危机前,中国每年出口约22%。危机过后,2009年出口需求增长了近17%,比上个月下降了近40%。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五个季度在15个月内大幅下降,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4.2%。第二季度为10.1%,第三季度为9%,第四季度低于8%,2009年第一季度降至6.2%,这非常令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被迫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和货币扩张以及全面扩张。2009年,4万亿财政扩张计划和10万亿信用担保增长。这项措施持续到2010年10月。过去十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和失衡与过去20年正好相反。这不是需求的扩大,而是需求的缺乏,尤其是内需的疲软。因此,我们相应的政策是以扩大内需为基调。
从2010年10月到现在,是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新特点是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这种情况实际上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所谓“滞胀”,这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的失衡和新的特征。
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的不平衡,经济疲软和通货膨胀,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货膨胀,第二阶段主要是增长乏力和经济低迷。我们现阶段的问题是,过去分别出现的这两种失衡在经济中同时出现。如果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传统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无效的。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收紧。如果我们全面扩张,肯定有助于抑制经济衰退,但会加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如果整体紧缩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就会加剧经济衰退,那么去哪里呢?很难选择。
金融:在新常态下,中国的滞胀与发达国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滞胀?
刘伟:滞胀问题在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累积起来就构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中国作为一个中上收入发展中国家,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其特殊性。首先,从数据上看通胀,事实上,我们的通胀水平并不高,2011年和2012年的通胀率都在3%以下。据估计,2014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并且在几个月内一直低于2%。可以说,它正处于进入通货紧缩警戒线的危险之中,因此国家应该把重点放在防止通货紧缩上。但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担心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不敢放松呢?因为这次通货膨胀背后的原因与过去不同,而且非常复杂。
过去,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和经济短缺引起的。这一次,我们也有一些拉动需求的理由,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危机。由于政策形成的强劲需求刺激后的滞后,我们向流通领域注入了大量资金来刺激反危机需求。因此,据统计,第三季度末流通的货币存量(m2)接近120万亿元,而如果国内生产总值为61万亿元,这个比例就很高。这笔钱可以促进需求,激活市场,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它将在一段时间后转移到价格上。在欧美这样的正常国家,传播时间是6个月到18个月,而中国危机前的数据大约是7个月到24个月。然而,这一时间差将在危机时期延长。
然而,不管花多长时间,它迟早会出来。我们现在的尴尬就在这里,很多钱都花光了,但是当你真的想在流通中花钱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钱,流动性也不够。为什么?钱花完之后,被高度锁了起来。货币供应量不小,但货币流通速度不能加快,经济不景气,交易不活跃。当金钱下跌时,它是一条死水,所以当你真的想花钱时,你就没钱了。央行也非常苦恼,因为它知道近年来已经付出了很多钱,迟早有一天它会冲到这个价格,但它必须发行更多的钱,所以它面临的问题越大。这就是需求延长的滞后。我们正在为当时的反危机政策付出代价,并在一定程度上付出了代价。
更重要的是,我们担心新一轮通胀也将是由成本驱动的。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成本大幅上升。如果不能消耗要素成本,则只输入价格。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增长率上,经济规模的扩大高于相应效率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工业化程度约为工业化国家的70%。我们预计到2020年实现工业化,那时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五六年,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三分之二。然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工业化国家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14%,而工业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工业化国家目前平均水平的46%。这表明我们的规模扩张和工业化的速度比相应的劳动生产率的效率要快。速度快,规模扩大快,要素成本价格上涨快;然而,它是低效的,不能被消费,这导致了巨大的成本驱动的通货膨胀。
我们的成本驱动型通胀不仅来自低效率问题,还来自国际投入,因为中国的贸易进口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而石油全年稳定在55%以上,这两年从57%上升到58%;2003年之前,中国主要矿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多低于5%,2013年则大多高于50%。进入新世纪(市场、咨询)后,这些产品的总体价格趋势有了很大提高。涨价后,我们主要依靠进口,这大大增加了我们下游产品的成本。因此,国际投入的成本驱动因素非常被动,是成本驱动的。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国际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小组估计,中国现在的需求正在上升,120多万亿人民币的货币在境外,这影响了价格的50%多一点,而成本通胀率约为49%,接近50%。
因此,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通货膨胀时代,这就是所谓的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我国有办法解决需求导致的通货膨胀,但没有办法提高成本,因为降低成本不是收紧货币政策的问题。为了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应该减税,加快金融市场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政府应改善外部规模经济,加强物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中的通货膨胀以及一系列提高企业效率的服务。短期内收紧货币政策不仅会解决问题,还会加剧通货膨胀。收紧货币政策意味着提高利率,这意味着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企业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计入企业成本。
此外,通货膨胀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与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关。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印刷机来结算外汇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外汇结算已成为中国央行向流通领域注入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这是央行的基本货币供应量与一般市场国家之间的一大区别。因此,这意味着结汇金额越大,国家外汇储备就越多,我们付给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也就越多。现在我们有120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排在前列。第一个因素是外汇结算,即中央银行印制的货币。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控制外汇结算,控制国际收支不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再平衡,但这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过去常常想,这些企业在创造了外汇之后,是不是就不能把它带回来,而是把它花在外面,然后在外面买东西把它带回来。但是他们不卖我们想买的,我们也不买他想卖的。我们想买高科技,我们想买原材料,石油和矿产,这些都是战略敏感的。
这些因素,一是空之前的需求滞后,二是罕见的成本提升,三是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这三个因素导致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不高,但令人十分担忧。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刘伟:通货膨胀与经济萧条共存是为反危机政策买单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