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04字,读完约10分钟
信托公司在债权市场与银行竞争时可能没有优势,在资本市场与经纪人和基金竞争时也可能没有优势。但是,在“股权+债权”的商业模式中,它们应该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因为目前的跨市场资本利用功能只适用于信托公司。
过去长期由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中国信托业,在2001年成为行业内第一家重新注册的信托公司,其业绩指标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五名。
此后,中国信用信托经历了一系列赎回危机。自2015年以来,经营业绩指标有所下降,转型发展面临考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信托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
2014年7月,牛成立并开始掌管这家老牌信托公司。数据显示,牛拥有近30年的金融监管经验,曾担任银监会新疆监管局副局长、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局长、银监会融资担保部主任等职务。
“要有对风险的敬畏,你绝不能吃成胖子。最快的死亡也是如此。”中国信用信托公司董事长牛建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机构应该成为百年老店,而不仅仅是暂时的老店。”
至于目前市场关注的信托股权转让,牛并没有回避其成立。他表示,无论股东未来有什么变化,中国信托业的经营战略都不会改变。
目标是上市
21世纪:当前的汇率影响着市场的神经。截至2015年底,作为业内第一家获得国际业务全面许可的信托公司,管理着37项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受托境外理财产品。你能介绍一下目前的跨境业务布局吗?
牛成立:目前,中国信托业国际业务布局已初步完成,主要分为北京、香港和深圳前海三个部分。这三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业务重点,以北京为核心。
北京商务平台有海外交易室和专职交易员。交易系统和估价系统是较早配备的。产品以多种货币认购,并定期兑现。几十种产品已经运行多年。交易、清算和估值一直都是无误的。
香港的业务平台包括香港证监会批准的第四股票咨询卡和第九资产管理卡。几位基金经理在这个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管理下的亚洲可转换债券(Aiji、净值、信息)基金已有四年的完整业绩记录,这些年来,扣除费用前的经审计收益大大超过了基准。
前海平台是三四年前建成的跨境业务平台,具备qdie和qflp资格,在跨境投资业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今后,我们将努力拓展其他海外业务平台。
《21世纪英文报》:你如何看待一些公司利用外汇配额作为渠道的情况?
成立:在国际业务初期,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受自身管理经验的限制,议价能力较差,因此可能需要开展类似交易管理的渠道业务。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如公司是否有国际业务的长期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和盈利模式是否清晰,经营和风险控制流程是否完善。总之,海外交易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与国内交易大不相同。熟悉海外法律法规,了解市场各参与者的游戏规则,培养团队,逐步成为市场认可的主体,应该是信托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21世纪:中国信托业新的三年计划已经形成了吗?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牛成立:目前,三年计划已基本形成。未来,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专业的现代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企业流程和业务系统的再造,将公司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包括信托业务的三大板块:私人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部门结构不会有突破性的调整,但总的来说,是一线倾斜、风险控制覆盖面和效率提高。
三年计划是一个分阶段的计划,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为未来的上市打下基础。目前,股份制改革尚未开始。未来将考虑股东多元化,建立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
事实上,企业上市不仅是为了融资,也是为了改善治理和规范经营,从而迫使企业扩张。信托公司上市后将成为上市公司,这将更有利于监管。借助证券市场三大原则和市场力量,监管的有效性将得到充分体现。
泛信托前景广阔
21世纪:根据信托业协会第三季度的数据,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的下降趋势已经放缓。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渠道回报。你认为渠道业务怎么样?
牛:我建议以后改称为交易管理,而不是渠道业务,因为渠道实际上是客户主导的交易管理业务。“渠道”一词既不是信托业务的标准名称,也不是一个分类选项。
事实上,渠道最早出现是因为银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业务难以开展,需要渠道的帮助,而渠道可能就是信任。近年来,信托公司已经主动“去渠道”。一方面,在激烈竞争的基础上,万分之几的费用加上信用保险基金的预付款甚至出现了亏损;此外,渠道业务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渠道业务的客户和项目通常是银行,渠道方几乎没有发言权。
我们不“鼓励或劝阻”渠道业务,因为这种业务是正常的信托业务,其原则是:业务合规性、风险控制和盈利能力,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做到。
当然,渠道业务的规模增长不会特别大。虽然目前基金子公司受到监管,价格竞争将有所缓解,但监管体系的整体设计越来越强。信托公司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渠道”业务,除非是为了规模。
21世纪:第三季度之前,信托资产总体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信托拐点论”被反复提及。这是真的吗?
牛成立:2007年以来,信托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渠道业务和融资业务。2012年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和资产管理市场的全面自由化,信托公司的制度优势逐渐消退,信托公司的传统经营模式不可持续,进入转型调整期。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长放缓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等宏观因素的结果,也是信托业发展过程中自我调整的结果。
即使增速放缓,信托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末已经达到18万亿大关,这表明信托仍然有着光明的未来。信托公司应适应“新常态”,增强资产管理和理财能力,在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和居民理财需求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重新走上发展之路,突破“拐点论”。
21世纪:正如你所说,信托公司的竞争不仅限于行业,而是被整个大型资产管理系统所包裹。你如何看待泛资产管理的未来发展?
牛:关于目前正在讨论的泛资产管理、大规模资产管理和泛财富管理的概念,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泛信托。公共基金和私人基金都是以信托关系为基础的,因此“泛信托”是法律关系中最科学的概念。泛信托应该指受监管的金融业。目前,公共资金、信托计划、银行金融管理和经纪资产管理的总规模约为60-80万亿元,银行储户的潜在金融需求应为150万亿元。
21世纪:信托公司如何在泛信托时代转型?
牛成立:现在信托公司回归原点有了一个客户群。转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信托业本身应该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信托公司是否强大取决于业务团队的专业财务管理能力,而不是资本的多少。因此,信托公司的转型、创新、理念、人才储备和机制非常重要。
第二,顾客中心的转变。提高信托经理的综合素质,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财务需求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量身定制的财务规划、资产配置、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和金融产品等。
第三,风险控制文化的转变。信托业务的风险控制应重点关注合规性审查、相关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审查、尽职管理安排的完整性审查以及风险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审查等。如果我们仅仅根据信托公司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运用模式,可能会出现超越信托财产的问题,从而剥夺客户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信托产品的权利。
第四,信托财产管理模式的转变。我认为信托公司在债权市场上与银行竞争可能没有优势,在资本市场上与经纪人和基金竞争可能没有优势。然而,在“股权+债权”的商业模式下,它们仍应具有一些优势,因为目前的跨市场资本利用功能仅适用于信托公司。
扩大股票和债券的组合
《21世纪英文报》: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业绩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牛:我们也做了分析,今年的业绩放缓主要是因为固有业务的下滑。过去,固有收入的比例是50%-60%;此外,信托合同中的一些收入安排分布不均匀,而且大部分是在第四季度,因此前几个季度没有充分反映真实业绩。业绩仍以最终经审计的年度报告为准。在新的经济常态背景下,逆潮流而动的规模与利润之争将为未来积累更多的风险。
21世纪:最近,房地产业引起了广泛关注。房地产(000736,买)业务在中国信托业的自营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在这方面有什么准入标准吗?
牛建利:房地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有着强大的团队能力和严格的房地产业务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的风险控制理念是针对项目的,这与一些公司为集团提供的一揽子信贷计划不同。
未来,公司将积极拓展房地产业务的股权+债务组合形式,有利于培育资产方客户,增加客户粘性。
21世纪:信任参与ppp的前景如何?
牛:ppp的主要问题是:低收入、长期性和客户认知过程。此外,关键是没有相应的ppp二级传输系统。如果有一个标准化的交易平台,并且可以根据三个公共原则对转让进行监管,那么长期和低收入将不会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因为毕竟ppp的项目方声誉仍有保证。
21世纪:目前,许多信托公司正在创新,如养老信托、保险信托和慈善信托。你如何看待信任创新?
牛成立: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发行了第一批信托荷兰银行;;建立行业第一家国内美元集体产权信托公司;设立第一批获准在中国备案的慈善信托产品。
创新必须建立在回报信任的基础上。如果盖楼是建立在原有的不良基础上的,它会变得越来越歪。例如,资金池业务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创新,因为信托的唯一性是财产独立性,资金和资产的使用可以一一匹配,而资金池很难有独立性,甚至资金池可能对应一些高风险的项目。目前,行业内的许多创新都是信托财产管理的创新。
《21世纪》:应该对监管政策进行哪些引导和改进,以使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和规范?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控制风险、促进转型将是信托公司监管的重点。面对金融业综合治理的演进趋势,建议信托监管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行业顶层设计,推动《信托公司条例》的颁布,完善信托行业法律体系;二是加快建立信托产品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托行业基础设施,创新解决信托产品流动性机制;三是加快出台信托公司专业子公司等政策,为信托公司创新提供操作平台;第四,修订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担保基金支付和行业监管评级政策,实行分类经营和监管,以利扶优、限劣,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牛成立:房地产业务积极拓展“股+债”形式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