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9字,读完约5分钟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金融工具的有效创新,资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资产证券化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一些金融机构加大了对该项业务的投资。嘉实资本负责证券化业务的副总经理王怡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政策放松、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增加、资产证券化业务灵活性等因素推动了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将有效盘活现有资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阶段即将结束,未来的业务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三个因素促进快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新业务,近两年发展迅速。原因是什么?
王怡君: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始于2005年,中间有一些起伏,真正的爆炸性增长始于2014年。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近年来的金融市场改革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了企业自身的直接融资需求。第二,监管因素的变化。过去,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审批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一项业务。2014年,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第三,与传统的融资手段和工具相比,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规模、期限和资金使用上更加灵活,同时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中国证券报:快速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王怡君:首先,资产证券化融资类似于债券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其次,在实现融资的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有助于盘活存量,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资产周转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有力地促进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证券报: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嘉实资本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已达280.81亿元,居行业首位。作为负责这项业务的副总裁,你能告诉我们嘉实资本成为行业第一的能力吗?
王怡君: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文化。嘉实基金的企业文化是“远见稳健”。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嘉实资本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布局很早,并于2012年开始规划和开展私募股权证券化业务。其次,嘉实资本在其所有业务中强调专业化分工,其业务团队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2014年,嘉实资本资产证券化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业务人员来自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经纪公司等。具有相关证券化经验,可谓阵容强大。值得一提的是,嘉实资本的业务团队抵御了渠道业务的诱惑,将重点放在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上。所有这些都是嘉实资本在证券化业务上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原因。
采取多种措施防范风险
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变化,渠道业务不容乐观,资产证券化业务被许多基金子公司视为业务转型的方向。嘉实资本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形成了优势。你对这项业务的未来有什么计划?
王怡君: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既定的方向探索。就整个市场而言,2014年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第一阶段即将结束。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资产有稳定的现金流,每个人都会试探一下。在发展的第二阶段,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基于单一信贷主体的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否继续将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同时,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子公司的业务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嘉实资本正在积极储备和探索。
中国证券报:资产证券化业务复杂,是国内金融业的一项新业务,其风险令人担忧。您认为,如何防范和控制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隐性风险?
王怡君:首先,在当前国内宏观环境下,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无论是收益权资产证券化还是现有债权资产证券化,资产质量都与原权利人的主体信用有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主体信用的甄别。其次,在认清风险本质的基础上,从源头上解决风险。例如,在开发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可以在项目建立之前有效地识别和避免风险,这需要团队的专业精神。最后,项目建成后应加强管理。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应该勤勉尽责,建立科学完善的分工流程和体系。特别是随着管理项目的增加,有必要加强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升级。
《中国证券报》: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来说,信托公司和基金子公司普遍采用的结构化、分层的业务模式能否有效规避风险?
王怡君:结构化分层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产品结构对于哪种资产是否有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资产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各种受益权,另一种是股票债权。目前,结构化分层对现有债权资产是有效的。通过计算债权违约后的回收率和设计优先次优比率,可以有效控制优先投资者的风险。对于收益权资产,其实质是企业经营现金流的证券化。对于这类资产的结构化分层设计,更多的关注是吸收超额收益,这对于控制优先投资者的风险意义不大。因此,此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控制应以企业信用为基础。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