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7字,读完约4分钟

早些时候,一位经济学家在上海的一个论坛上提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方结构改革’,后来又慢慢缩短为‘供给方改革’,后来又有了‘三比一,一减一补’。政策是混乱的。”

从“供给方结构改革”到“供给方改革”,再到“三比一、一减一补”,这一概念的演变背后隐藏着什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明路认为“改革”被隐藏了。

“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本身就包含了打破体制的含义,不仅投资过多,还会降低投资;和产能过剩,将过剩产能降至这一水平。”明路说,紧紧盯着“三比一、一减一补”的标准,使政府在行业中急于发挥力量,但一些数字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更不用说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

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要点包括从供应方发现问题,打破投资驱动型增长的旧模式。然而,目前,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旧方式仍然活跃。

据媒体报道,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大部分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20%以上,部分地区增速超过30%。根据当地统计部门披露的信息,资本流动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仓储和邮政、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属于“三比一、一减一补”政策的“补缺”领域。

鉴于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相对较高,明路认为有必要对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警惕,以使供应方结构性改革半途而废。

“目前,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上升,地方投资开始发挥作用,投资驱动型增长的阴影已经显现。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正在被撤回吗?”明路说。

供给方结构改革要求打破制度约束,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并使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后,短期衰退被视为正常现象,地方政府基于gdp英雄的旧思维需要改变。

东部沿海一个发达省份的一家制造企业的老板描述道:“我们是一个高污染行业,这些都将被慢慢取缔。现在我们可以买到排放指标,但是小工厂买不到。当我们谈论海关时,大工厂里有许多雇员。还有很多税,所以我们暂时还可以讨论。”

明路认为,这种“购买排放指标”的现象恰恰是从中央到地方对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解释的偏差。例如,造纸企业是高污染企业。如果供应方结构改革成功,应该允许这些企业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使排放达到标准,市场将企业分配到合理的地方,而不是“一刀切”,即如果这个行业被判定为高污染行业,就必须从这个地方淘汰。

陆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去哪了?

“所以沿海地区不造纸。造纸企业在哪里?去中西部,这也叫供应方结构改革吗?”明路说。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企业应该去当地,当地政府应该控制污染排放,这样企业就可以在创造gdp的同时提升环境效益。

与此同时,上述企业主介绍,一批高污染企业聚集在规划的工业区,而原来分散的污染企业正在积极建设绿色、创新、人文等符合政策的产业。"在这个工业区人们能住在哪里!"店主说。

地方政府的上述一系列行为集中在改革和gdp数据评估上,政府的主导作用明显。其产业集聚的导向是从产业角度出发的“三比一、一减一补”的指导原则。

“从数据和行业的角度来看,去产能的目标似乎已经完成,但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真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吗?”刘明问道。他说,这种“数据成果”的固化思维不是关于效率,而是关于数字,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一系列由“政府+国有企业”推动的资源配置模式,这与我们的口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相矛盾的。

陆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去哪了?

在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过程中,gdp数字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允许破产、暂时失业和暂时经济衰退”的痛苦时期。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确保就业,而且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低效企业被允许破产,居民被允许暂时失业,然后(让这些人)在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再就业,这难道不是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吗?”明路说。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陆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去哪了?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