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30字,读完约22分钟
3月14日,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40次季度报告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会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张、、等经济学家从解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角度,就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讲话中,林毅夫用相当大的篇幅澄清了对中国经济的几个误解:雾霾是由快速的经济发展造成的?投资会加剧产能过剩吗?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基础设施,这将加剧金融风险?林毅夫认为,牺牲经济增长来解决环境问题只会使人们遭受更长时间的环境破坏;此外,根据他在世界银行任职期间考察各国发展的经验,他坚持认为,在经济下滑、私人资本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最佳时机。
以下是林毅夫在财经网站上的讲话摘录(副标题由编辑添加):
2014年的成就:与欧元区、日本和美国的比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讨论了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不足。在成就的时候,总理用了一个词,说“来之不易”。这来之不易的确很正常。我认为我们2014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7.4%,虽然与年初7.5%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是,从整个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就。
因为在2014年,如果你评估一下年底的实际经济表现,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与年初的增长预测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知道,像欧元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大型国际机构预测,去年年初欧元区的增长率可能达到1.1%,但到年底,欧元区的增长率仅为0.8%,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下降了近30%。
接下来是日本,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每个人都知道2014年日本有安倍经济学,可以说有很多猜测。安倍经济学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安倍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数量相当大。年初,预计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在2014年达到1.4%,但到年底,据计算,即使在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日本经济仍将下滑。到年底,经济增长率仅为0.2%。
美国似乎更好,尤其是第二季度,当时美国的增长率达到了4.7%。第三季度,这一比例达到了5.0%。每个人都认为美国经济似乎已经真正复苏。然而,在第四季度突然下降到2.2%,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4%。与年初的预测相比,下降了2.8%,下降了0.4个百分点,降幅超过15%。
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所以国际经济形势肯定会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年平均贸易增长率达到16%和17%,而去年初,贸易增长率为7.5%。到年底,这一比例仅为3.4%。可以说,正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计目标是7.5%左右,但我们希望达到我们心中的7.5%。在这种情况下,它达到了7.4%,只低了0.1个百分点。纵观整个国际经济趋势并不容易。
此外,不仅经济增长率比合理预期的目标低一点,而且经济结构在过去一年也有了很大改善。例如,有许多新的亮点,包括高端设备行业,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互联网金融、网上购物、快递业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相对较大的发展。
同时,每个人都关心烟雾和环境。我们的烟雾与环境和能源使用有很大的关系。单位Gdp下降了4.8%。我读了一份报告,去年我们的实际碳排放总量减少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此外,今年普通人的收入增幅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非常重要的是,去年农村地区的净收入增幅达到9.2%,高于城镇居民。也就是说,我们的收入结构也在改善。我认为这些都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当然,仍有很多要谈的。我在这里只谈一些。
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必须保持合理的增长率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我们当然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希望改进的地方。例如,去年,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经济增速逐季度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在今年的第一和第二个月继续。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长率下降,这并没有改变,因为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消费没有多少新的增长点。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就投资而言,去年的目标是17.5%的增长,但实际增长仅为15.3%。消费肯定有很大增长,但没有什么能真正弥补投资增长的下滑。
此外,去年的稳定增长一直是政府的目标。在经济稳定增长的时候,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包括定向RRR降息和降息,但我们希望这些RRR降息或降息能够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然而,后来发现,困难和昂贵的融资问题仍然存在,这并没有通过使用宏观政策得到缓解。此外,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也很关注,各种不满也时有发生。总的来说,去年还不错,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安排,我认为2015年的外部环境将会像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那样不确定和相对严峻。由于发达国家尚未真正从2008年的危机中复苏,最重要的指标是关键的结构性改革,而这一改革在发达国家尚未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经济增长的总体基调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思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报告指出,要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实现现代化,基本上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三大发展优势
这样一个合理的增长率是我提到的中高速,2015年的目标是7.0%左右。我个人认为,将增长目标定在7.0%左右是合理和必要的。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经常说我们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战略机遇的时期。因为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消费。对中国来说,基本上,即使外部环境不好,但随着内需的启动,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启动,空仍有很大的增长。
首先是投资。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行业产能过剩。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现有产业产能过剩,或者如果一些产业失去了比较优势,它们也会被淘汰,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们空.仍然有很多产业升级这是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说的,我们的大部分产业都是低端产品,可以升级到高端产业。要升级,我们需要投资,而且有很多机会。
第二是基础设施。尽管多年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还有环境。每个人都同意环境应该得到改善,但在1979年关闭所有工厂并恢复生机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为了解决开发和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你仍然必须投资新设备和使用新的生产方法。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应该去城市,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这些都是良好的投资机会和高经济回报。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有很多投资机会,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衰退和衰退。自2008年以来已经过去了六年多,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首先,这个行业是最前沿的,很难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两个。至多,旧的基础设施很难改善一点,刺激经济增长也很困难。有很多行业我们可以升级。发达国家环境相对较好,城市化已经完成。因此,在判断中国的发展前景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应该发挥。
第三,我们不仅有高经济和社会回报的投资机会,而且我们还有很多资源。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条件相对较好。我们的政府债务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不到50%。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超过100%的政府,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因此,我国财政政策的空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得多。这并不是说我们政府积累的债务没有问题。
最近,政府宣布今年将使用一万亿当地政府债券来替代他在银行系统的债务。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我们一直在提倡。政府已经采纳了这样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可以投资的资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相当大。私人储蓄是世界上最高的;此外,如果我们想投资和进口机器设备,我们有近4万亿外汇储备。
这三点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区别。当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国际周期性衰退时,它们也应该有许多良好的投资机会,但它们往往受到政府财政状况不佳的限制。国内丰富的投资也受到外汇储备不足的限制,因为你要进口一些机械设备原材料,而我们都有相对优势。
所以我想应用这些条件。如果有投资,就会创造就业机会。有了就业机会,机会得到保证,消费就会增加,投资就会增加,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外部条件相对较差,我相信仍有可能实现7%左右的增幅。
7%增长的必要性
此外,我认为有必要保持7%。首先,一个必要的部分是就业。如果我们不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就业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2014年就业形势相当好。我们增加了1320万个城市就业机会,比去年多。但是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放缓到6%以下,你可以考虑一下,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很差。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对未来的期望将会改变。现在,即使盈利能力不好,企业有发展的信心,他仍然可以保持就业。如果他对未来的期望不佳,他可能不会保住工作并关门大吉。会有一些所谓的企业倒闭。这种危险总是令人担忧,而且总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有必要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第二,同样的情况是金融稳定问题。如果企业对未来增长抱有不良预期,经济增长应该放缓,那么企业的经营状况肯定会更加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坏账会增加,坏账的持续增长会影响金融安全。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提出了到2020年翻一番的两个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2%,比往年的7.2%还要高,这意味着2015年至2020年的增长率可以相对较低,6.6%就足够了。
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应该翻一番。有没有可能说gdp会增长6.6%,然后通过再分配,收入增长会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可能翻一番,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会有问题。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很差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增长是6.6%,然后我们通过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当然,我们也希望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对此我完全支持。但是结果是什么呢?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差异,如果企业要倒闭,就更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这将与前两个目标(就业和金融稳定)相冲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目标最好是保持大约7.1%的经济增长率,因为我们目前的人口增长率是0.5%,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平均每年可以达到6.6%。最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来自经济增长。这样,收入增长可以翻倍,这有利于就业和金融稳定。
如果印度抓住机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达到8%-9%
我上次谈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印度的竞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的预测,201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中国。世界银行最近做出了新的调整,因为在过去,当印度计算自己的增长率时,它是根据投入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率的。但是,其他国家用产出增长,因为你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所以你不能用投入来计算。如果用目前的总产出增长率来计算,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是2014年,印度的增长率达到7.5%,高于中国2014年的增长率。
我认为这种趋势可能不会持续一两年。我认为这种趋势可能是相当长期的,它不是0.1个百分点或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差别,而是一个或两个百分点的差别。原因是什么?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当任何一个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中转移时,那些吸收产业转移的国家或地区通常会在二三十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日本就是一例。众所周知,我们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和出口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其他低工资地区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他们可能在二三十年内实现我们的快速增长。
印度可能抓住这个机会有两个原因,因为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其工资水平也低于我们。
第二个是新当选的印度政府。印度总理担任首席部长已经12年了。他的政策是吸引投资和出口导向,他的成就与东亚的成就相同。他所在州的人口仅占印度的5%,但其出口占印度的25%。现在他是总理了,他肯定会推广这种经验,积极吸引投资,积极以出口为导向,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我认为去年实际上是一个失败。如果他抓住这个机会,10年或20年后可能会增长8%到9%。
我们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从9.8%增长到7.1%,如果我们不努力,它将下降到6%。
产业转移中国应该积极行动
想想吧。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保持了世界上最高的增长率,我们是唯一一个从未经历过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大国。然而,我们有许多对我们的制度和机制缺乏信心的问题。如果进行这种比较,人们在成长,我们的问题出现,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信心和发展秩序。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有两种方法。
首先,我们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速度相对较快,而印度的增长率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不是我们的体制和道路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快地进入高收入国家呢?如果从2015年到2020年保持7%、7.1%和7.2%的增长,加上人民币升值,我相信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615美元,这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印度不是我们比较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和其他高收入国家比较。这是第一个。
二是积极帮助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可以承接的地方,即非洲。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行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在中国消亡。
另一种方法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搬到他们可以承接的地方。因为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印度很可能会抓住它,因为它已经在寻找这个机会。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行动,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产业转移。例如,非洲有10亿人口,现在的工资水平和印度一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
如果非洲接管,他们将有十或二十年的快速增长。这有什么好处?在西方主流理论下,非洲国家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是无法摆脱贫困的。如果我们的产业转移、投资促进和基础设施改善帮助非洲国家发展,这意味着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相反,它可以增加我们的道路信心和理论信心。
因此,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2015年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是非常必要的,最好是正确的,而不是左倾的,不仅是在2015年,而且是从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力争超过7%。这是我认为必要的。
三个误区:雾霾投资政府搞基础设施建设
出于我前面提到的原因,实现大约7.0%的经济增长是合理的,因为我们有这个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想把它付诸实践,我认为我们必须解决几个思考问题。因为我们有一些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想法,比如烟雾,它确实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然而,社会上似乎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由于快速发展,雾霾是非常严重的。
烟雾是由快速的经济增长引起的吗?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观点。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更好的环境。认为经济增长会放缓、质量会提高是件好事。但这是真的吗?阴霾确实需要解决,但它是由快速的经济增长造成的吗?
我只是比较了印度。1979年,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227美元,我们的是182美元,印度比我们高15%。但现在看看印度的人均gdp,2014年,印度是1626美元,我们是7572美元,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6年里,经济增长速度比我们慢。
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2012年印度的烟雾问题比我们的更严重。因此,经过比较后,立即发现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三、四个百分点,我们的烟雾会更好。
经过仔细分析,烟雾确实很严重,我也不喜欢,但是烟雾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与发展阶段有关。因为我们作为一个中等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以制造业为导向的发展阶段。我们知道制造业具有高能源使用密度和高排放密度。与农业社会或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制造业相比,环境问题更为严重。中国就是这种情况。旧的工业化国家,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在制造阶段的环境很差,这很常见,除非你不想要制造阶段。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比天然气和石油污染更严重。
第三个原因与环境价值有关。
当然,如果我们想解决它,这个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但是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是一个相当缓慢和昂贵的过程。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给经济蒙上一层阴影,这样更好吗?如果我们像亚太经合组织那样关闭工厂,没关系,但如果我们一直关闭工厂,我们将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每个人都不会接受。
因此,事实上,经济增长放缓,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将使我们在更长时间内停留在制造业阶段。事实上,人们遭受环境污染的时间越长。随着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知道了烟雾问题。如果你去欧洲,他们的快速发展是3%的增长,他们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甚至更久。
因此,我认为用牺牲速度来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不是针对问题的本质,这可能导致我们要忍受更长时间的环境恶化。我认为这是第一个关键问题。
产能过剩是由投资造成的吗?
其次,我们现在有大量的产能过剩。有一种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是由投资造成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减少投资,消费应该推动经济增长。
我认为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因为我们现在的过剩产能是什么?我们现在在钢筋、水泥、电解铝和平板玻璃上产能过剩,这些都是建筑材料,不能直接食用。如果我们的投资减少,对这些建筑材料的需求就会减少,这将导致更多的产能过剩。因此,这并不是说增加消费和减少投资就能解决产能过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没有分析我们的产能过剩在哪里。
例如,你说现在有很多钢铁和水泥,如果你投资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我同意。但是如果你投资我前面提到的产业,升级的产业,或者基础设施不足的产业,环境改善的产业和城市化的产业。这些领域没有产能过剩。投资如何导致产能过剩?相反,它在弥补我们的缺点,所以我们应该纠正我们上面的想法。
事实上,我并不是说投资是不必要的,任何地方都没有随机投资。提倡“投资”当然是指有效的投资,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使我们的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投资,就业和收入就会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将刺激消费,经济将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
随着经济衰退,政府应该建设基础设施吗?
第三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是,政府现在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不应该采取一些缓慢周期的货币或财政政策,降低利率或降低RRR。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加信贷风险,或者不应该使用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某些项目的投资。许多人持这种观点。
例如,有一些严肃的学者,我非常尊敬他们。他们进行了宏观分析,发现从2008年到2012年,当我们的财政政策最高的时候,政府投资项目的回报率低于企业,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企业的投资,政府不应该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认为这个分析不完全正确。
首先,你必须问为什么政府在2008年和2009年积极使用财政政策。如果企业做了,政府不会做,因为企业不愿意做,所以政府会做。这是第一点。
其次,在计算基础设施的回报时,其周期可能是三年或四年,这相对较长。一般企业的投资周期相对较短,所以投资时没有回报。然而,你的回报分析总是把它加在一起。许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外部性。如果你修了这条路,对私营经济来说有很多外部性。汽车轮胎损耗少,成本低;排队和交通堵塞减少了,这将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但这通常不包括在分析中。
第三,即使你把所有这些都考虑进去,最终,你会发现政府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你想做这些基础设施吗?如果政府的回报率很低,而企业在搞基础设施,那么除了少数垄断项目外,大多数基础设施的长期回报率都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会这么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银行一直强调基础设施。如果有回报,企业去做是好的,政府不应该去做。结果,在2000年左右,他们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只有一个基础设施,而且私营经济非常活跃,那就是移动通信。除了移动通信之外的基础设施已经被谈论了30年,基本上没有人做过。
因此,如果你今天去发展中国家,到处都会有基础设施瓶颈,这将增加私营经济的成本,导致经济发展不佳。因此,政府应该对基础设施负责,即使它的正常回报可能较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必须这样做,你必须考虑什么时候这样做,并在整个经济衰退时做好,因为此时私人投资不足;或者现在经济很热,政府会再次这么做。如果经济正常且过热,就会火上浇油,导致经济过热。因此,当经济衰退时,各种建筑材料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私人投资不足时,最好由政府来做这些基础设施投资活动。
当我在2009年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时,我一直倡导这个想法。当时,很少有人回应。我很高兴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讨论到当经济衰退时,是政府进行基建的最佳时机。我很高兴国际上达成了共识。
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这些误解,利用我们的优势,我认为在2015年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是完全可能、合理和必要的,而且很可能是在7.0%左右,而不是在7.0%左右。谢谢你!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林毅夫:雾霾不是经济发展过快造成的!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