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3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

2014年下半年,“新常态”一词突然在中国流行起来。几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有了新常态,每个人都在争论新常态。新一代决策者用“新常态”来界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并透过“新常态”来透视中国宏观政策的未来选择,这绝不是“一时兴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新常态”?新的在哪里?它经常在哪里?背后的深层动机是什么?新常态下的经济失衡有多严重?这和西方的“滞胀”一样吗?如何在2015年制定宏观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金融街客厅》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底线进行了深度解读。

刘伟:腐败瓦解公平伤及效率 政改比经济改革更难

本期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之一(又名“程思经济学四小龙”)。主要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转型、转型中的经济产权。曾两次获得“孙经济工作奖”。

2014年,反腐无疑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今年以来,反腐行动在规模、深度、力度和制度探索上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大力反腐的第一年,那么2014年则是扩大成就、为中国依法依规反腐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展望2015年,反腐败工作将进入何种常态?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运动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何种深远影响?

刘伟:腐败瓦解公平伤及效率 政改比经济改革更难

金融界:反腐已成为“新常态”。它对我们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刘伟:在新常态下,反腐败无疑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新常态”的下一个问题是效率,另一个是公平。事实上,任何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目标都是提高效率和社会公平,而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任何对效率的损害必然会损害对公平的改善。公平基于效率,效率是一种权利和经济基础。权利的改善和人民权利的提高是不现实的,但任何公平的瓦解最终都会从根本上损害效率。

刘伟:腐败瓦解公平伤及效率 政改比经济改革更难

在“新常态”下,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为什么?如果我们想要效率,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如果改革滞后,就意味着市场化滞后,这就意味着市场失灵。这样,分配资源的权利就移交给了政府。市场失灵肯定会导致政府权力的集中。许多政府部门集中了很多权利。如果经济改革滞后,政治改革肯定会滞后,因为政治改革比经济改革更难。经济改革的滞后意味着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滞后,这构成了一幅非常危险的画面。经济改革滞后,市场化滞后,市场失灵,政府权力缺乏合法劳动的约束,权力集中,没有制度约束和监督。官员掌握了很多权力,他们面对的是整天拿钱贿赂他的商人。因为市场出了问题,无法运作,权力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所以我们必须与政府官员谈判,以获得这个项目和这个机会。商人与官员谈判并说服政府官员给他这个机会的最有效方式是行贿。

刘伟:腐败瓦解公平伤及效率 政改比经济改革更难

因此,这构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市场失灵,政府官员集权。这种权力背后没有制度约束。一群面对这种力量的人准备整天腐蚀他,这取决于他是否能有意识地经受住考验。人们不能总是考验他。如果他们能经受住一两次考验,人们就很好。道德教育是必要的,关键是制度,一个是经济制度,一个是政治制度。让这些资源的分配尽可能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分配,而不是集中在政府手中,最终的结果是寻租,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制度的严格限制。因此,反腐败不仅有利于正义,也有利于效率。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刘伟:腐败瓦解公平伤及效率 政改比经济改革更难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