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3字,读完约9分钟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求是》2015年第1期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全文如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升级换代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型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重要使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准确描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产业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发展、提高质量、效率、升级必须认清的新形势。
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至4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合理范围内仍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稳步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升级和升级过程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工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症结、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工业。在消费方面,只有加快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持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方面,近年来,工业物流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形式和新模式出现了大量投资机会。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高端设备、工业机器人(市场价格、咨询)(39.390、0.21、0.54%)和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出口方面,制成品约占总出口的95%。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就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增长和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整个就业结构的改善。
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产业是R&D投资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多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整体创新水平。近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大量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新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风起云涌,产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即“两个it”,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只有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创新,真正把产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中国的产业才能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跃升到高端环节,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持续疲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已经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产业运行风险逐渐显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不仅要面对旧问题的纠缠,还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实现规模扩张。但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组件、先进基础技术和产业技术基础重视不够,企业在R&D的投资强度普遍较低,行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进入信息时代,高端传感器、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先进制造模式发展所需的技术基本上被国外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这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从成本竞争向效率竞争的转变。特别是,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很难支持该国的战略行动,以夺取国际工业竞争的制高点。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和水泥的供应能力大大超过了需求,甚至在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中,产能利用率也开始出现不足。产能过剩已成为困扰中国工业长期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智能制造、添加剂制造和云制造的发展明显不同于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增长点不多。从区域布局来看,产业发展仍然缺乏“一盘全国象棋”的协调合作机制,导致区域产业发展严重同质化。
发展环境亟待优化。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市场信心不足,对工业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工业销售收入平均利润率较低,长期徘徊在6%-7%的低水平,近两年进一步降至6%以下。因此,资本、人才等资源流向金融、房地产、证券等领域,难以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产业领域的包容性政策不足,许多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创新和风险资本的支持,往往错过企业成长的最佳时机。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这给中国工业攀登价值链高端带来巨大压力。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对中国长期保持和发展低端产业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后,新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全球治理新机制正在重构。如何增强中国在制定国际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谈判中的话语权,将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积极适应新常态,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找准方法,狠抓落实,搞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优化产业结构,发现和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坚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品牌、夯实基础、绿色发展重大工程,加快培育潜在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推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挥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继续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企业并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推进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演进。要挖掘信息消费潜力,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大4g网络基础设施投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优质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重塑产业转型发展新引擎。坚持把增强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增强中国产业升级的动力。要着眼于两个产业深度融合的需要,努力突破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主要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一些基本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和国内智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水平。完善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支持众包、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信息化条件下发展智能制造,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坚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系统。要以应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信息交流和智能协作。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技术应用,鼓励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智能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快部署高速、宽带、移动、泛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有效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业务发展。
加快绿色发展,促进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的形成。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工业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的发展,提高国内智能产品和智能设备的制造能力,为农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节能高效的设备。加快节能环保、再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能源合同管理、节能资源协议、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新模式,加快形成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支持智能电网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组织低碳技术试点,推进一批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活力。坚持以权力下放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工作,重点清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工业领域的审批和备案事项;认真梳理和宣传“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为企业创造更宽松、更公平、更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工作,按照宽进严出的原则,从加强依法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能力、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入手。,保持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保标准、用户权益保护等“红线”。,更加注重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扩大对外开放,为可持续工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坚持两个国内、两个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规划,构建产业开放发展新格局。要实施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战略规划,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拓展解决产能过剩的新途径。要密切跟踪并积极适应上海等自贸区产业开放发展的需要,在“负面清单”管理、产业安全审查、开放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充分参与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给中国更多的发言权,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赢得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工信部部长苗圩:资源大量向金融地产证券领域流动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1468.html